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粹的「鄉土文學」的承續者。從文學淵源看,他延續了黃春明的被視為最「純正」的鄉土文學的一脈,並雜揉了王和等其他鄉土文學作家的一些筆法。從作品內容與藝術方法來看,其作品澤典型地表現出對鄉土根性和傳統根性的強烈追求。除部份作品的時空擴展至日據後期外,洪醒夫的小說多以六○年代至七○年代的台灣鄉村、小鎮生活為題材,主要的人物是一輩子勞勞碌碌、做牛做馬的「種田人」。由於教育匱缺、文盲充斥、耕作方式落後,特別是異族統治、自然災害和傷疾病痛等天災人禍的侵襲,這時的台灣農村呈現一派貧困艱難的景象。例如:〈跛腳天助和他的牛〉中的天助家無恆...
藍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修文字或繪畫時,所根據的原本。明.朱明鎬《史糾.卷三.斛斯椿傳》:「李氏著南、北史,率以諸書為藍本,史論襲舊,不下一意。」清.王士〈居易錄談〉:「今方修一統志,似當以舊通志為藍本。」
姑妄言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王士〈聊齋志異題辭〉:「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蒲松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蒲松齡, 字留仙, 一字劍臣, 別號柳泉居士。生於明崇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 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十八歲中秀才, 此後卻屢試不第, 遭遇坎坷。他將自己的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以及對當時社會矛盾的體察, 飽蘸著血淚, 傾注筆端, 創作了流傳百世的〈聊齋志異〉。但他的創作成就並不僅限於此, 幾乎涉及文學的各個門類, 他創作的詩現存1056首, 詞119 闋,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墻頭記〉、〈姑婦詞〉在內的15種70餘萬字。此外蒲松齡還撰寫了...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雍正(西元1723年至1735年)為中國清朝第五個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的年號,前後共13年。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生平雍正皇帝,姓愛新覺羅,名胤,是清兵入關後的第三代皇帝,為康熙的第四子。雍正的生母乃滿洲正黃旗人烏雅氏,是康熙寵妻,時為德嬪,後晉封為德妃。按清宮規矩,親生母子不得同居一室。因此,幼年的雍正則由孝懿仁皇后親自在宮中扶養,「而不像若干皇子養育於乳母或親屬家」。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姪女,一等公佟國維的女兒,年幼的雍正可說是因她而「尊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歲的雍正開始入書房...
東施捧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東施效顰」。見「東施效顰」條。01.清.王士等《師友詩傳錄》:「樂府不特另具風神,而亦具有體格。古今之擬樂府者,皆東家施捧心伎倆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深的。如:「閟宮」。宋.曹勛〈驀山溪.烏龍雲洞神護紅塵外〉詞:「松露閟,紫煙深。」清.王士〈聖安寺僧聯句〉:「肅肅僧寮清,穆穆禪宮閟。」
招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招引觸犯。清.王士《池北偶談.卷七.談獻六之三.沈文端公家書》:「勿要開了此端,出入公門,招惹是非。」《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從今以後,無論誰我都不招惹就完了。」
淋漓透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淋漓盡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淋漓」是形容溼透的樣子。唐代韓愈的〈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一詩中,有「赤龍拔鬚血淋漓」一句,形容血流得很多的樣子。明末時的進士李清,曾在崇、弘光二朝為官,明亡後便歸隱鄉林,以著述自娛。《三垣筆記》是他記述在為官時的所見所聞,其中有一段記到熹宗時的一名太監,名叫劉若愚,頗有才學,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
風言風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涉風情的話。《崇本金瓶梅》第二回:「誰知,飲著飲著,那婦人竟是風言風語的說起來,後來,竟要把自己飲殘的半杯酒送給武松去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