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的、暗中的。如:「潛心默」。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五:「後以雞鳴出去,平早潛歸。」唐.杜甫〈哀江頭〉詩:「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甚囂塵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乘矣,左右執兵而下矣。」曰:「聽誓也。」「戰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戰9>也。」伯州犁以公卒告王。 〔注解〕 (1) 楚子:此指楚共王。楚共王(西元前?∼西元前560),春秋時楚國國君。楚救鄭,與晉戰於鄢陵,為晉所敗,被晉將養由基射傷一目。 (2) 巢車:一種古代的兵車。車上有轆轤升降的瞭望臺,人在臺內,如鳥在巢中,故稱為「巢車」。可用來瞭望敵軍。 (3) 子重:?∼西元前570,春秋時楚令尹。與子反等領軍和晉國戰於鄢陵。 (4) 大宰伯州犁:伯州犁(西元前?∼西元前541),春秋時晉國人。後因父親伯宗被譖殺奔楚。任職太宰,曾參與鄢陵之戰。大宰,即太宰,...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秣馬利兵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ˋ ㄅ|ㄥ漢語拼音︰mò mǎ lì bīng釋義︰利,磨利。「秣馬利兵」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左傳.成公十六年》:「苗賁皇徇曰:『蒐乘、補卒,秣馬、利兵,脩陳、固列,蓐食、申,明日復戰。』乃逸楚囚。」 參考詞語︰秣馬厲兵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ˋ ㄅ|ㄥ漢語拼音︰mò mǎ lì bīng釋義︰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欣欣向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欣向榮」的「榮」,是形容茂盛、繁多的意思,如《荀子.大略》:「室宮榮與?婦謁盛與?」便是商湯向上天祈時,自問是否他所興建的宮殿房室太過眾多?「欣欣」則是形容草木興盛繁榮的樣子。如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因此「欣欣向榮」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的樣子。東晉詩人陶潛(西元365∼427),生性安貧樂道,喜好親近自然,他曾出任彭澤令,但因無法接受官場上的應酬生態,掛冠而去,並寫了一首〈歸去來兮辭〉抒發自己愛好自然,不慕榮利的志向。原文中有「木欣欣以向榮」一語,本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後來「欣欣向榮」亦被用來比喻事物蓬勃發展、繁榮興盛。如《清史稿.卷四九○.忠...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後來「仁至義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髮難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褚人穫《堅瓠八集.卷三.懺目》:「臣今求哀懺悔,數其罪而請,……諸如此類,不可擢髮。」 參考詞語︰擢髮數注音︰ㄓㄨㄛˊ ㄈㄚˇ ㄕㄨˇ漢語拼音︰zhuó fǎ shǔ釋義︰抓起頭髮數數。見「擢髮難數」條。 01.清.李漁《凰求鳳.第一五齣》:「這罪名不淺,這罪名不淺!便是罄竹書,擢髮數,也說不盡許多不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沉靜無聲、不出聲。如:「默而不語」。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潛心默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成通?」宋.王禹偁〈黃岡竹樓記〉:「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神明求福。如:「祈」、「祈福」。《說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詩經.周頌.噫嘻.序》:「〈噫嘻〉,春夏祈穀于上帝也。」漢.鄭玄.注:「祈,猶也,求也。」《禮記.月令》:「以祠宗廟社稷之靈,以為民祈福。」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簷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殤:彭祖、殤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世用以比喻長壽。殤子,夭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語本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乃免》。 △「呆若木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