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224 ms
您是否想查詢 等待 登答 燈臺 登臺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貴洛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衡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五四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使得自由主張、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逐漸影響了學生與一般市民。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人權、自由等大旗,從思想、政治、文化各領域激發新思維,尤其是觸動了青年的愛國救國熱忱,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的基礎。(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五四運動英文關鍵字:May Fourth Movement 參考資料註1:「巴黎和會」:在此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兩項提案:一、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二、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條約》,並收回山東權益;但提案被否決。註2:教育部,民國九十四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
交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交戰、打鬥。《宋書.卷八七.殷琰傳》:「賊至不擊,復欲何待?且統軍在後,政三二里間,比吾交手,何憂不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天下有這等大力的人,早是不曾與他交手,不然性命休矣!」
肉食性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成年狼每天需要吃超過2.5公斤的食物(包含肉和植物)。為了對物大型獵物,狼的牙齒撕咬力量也會比同等大小的家畜大很多。(註1) 鼬科動物鼬科動物包含近70幾種肉食性哺乳動物。大多鼬科動物身型修長,腿強而有力,靠視覺和嗅覺來捕食,儘管牠們身形不大,但卻很兇猛,然而也非常健壯,能夠殺死比牠們大很多的動物,或從其他肉食性動物中搶奪到食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肉食性動物英文關鍵字: carnivore 參考書目註1: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14。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
聯結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汽車與拖車所組成的車輛。用以載運貨物。[例]交通單位規定貨車、聯結車等大型車輛,在高速公路上必須靠外線道行駛。 ◎
余秋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文學觀點4 評價 生平9502123駱彥伶編輯余秋雨,1946年生,為浙江餘姚人,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復旦、同濟、交通、上海等大學教授。為中國當代著名戲劇與美學理論家,80年代出版「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著作,成為紅遍兩岸三地的大陸知名作家。 著作1.散文集《文化苦旅》1992年(台灣),1995年(大陸)《山居筆記》1995年《霜冷長河》1999年《千年一嘆》2000年《行者無疆》2001年《借我一生》[2]2004年2.戲劇專業著作《戲劇理論史稿》1983年,上海文...
凱撒(Cains Julius Caesa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亞傑的適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丟擲等動作,從中他可能因為抓取的方式,造成氣球的破裂,最後受到驚嚇,從此之後,對於這種顏色或是同等大小,觸感類似的材質,他可能就會變得小心許多,可能會減少抓取的動作,並且在認識它的時候採用較溫柔的方式,而這樣從一個無法接受,也就是失去平衡的狀態,藉由一次經驗或多次經驗漸漸改變的過程,就是一種調適或也可以說是一種平衡化的歷程。 教育上的使用當一個學生在面對題目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使用一個相同的題目對他做測驗,因為這樣一來便沒有了用處,因此我們最簡單的會從修改數字做起,再來可能就是稍微更改題意,最後可能會用其他形式將同樣...
瀝膽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肝瀝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宣帝突然病死,登基的靜帝年方八歲,無法親政。當時朝廷之中,以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政治聲望最高。鄭譯和劉昉等大臣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擬一份假遺囑,稱宣帝讓楊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