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記載秦朝末年,群雄起義反秦,秦將章邯率兵攻趙,以重兵圍攻鉅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救趙,但宋義卻停兵不進。項羽殺了宋義取得軍權後,派遣二萬兵將渡過漳水,救援鉅鹿。之後,趙將陳餘又請求項羽派更多兵力支援,項羽於是帶領全部的軍隊渡河,然後將渡河的船弄沉,打破煮飯的鍋子,燒掉駐的營地,並只帶三天乾糧,以示必死之決心,不做撤退的打算。經過九次大戰,終於打敗秦軍。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鉅鹿之戰」,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把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後來「破釜沉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做事果決,義無反顧。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2) 壁:駐。 (3) 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 (4) 數重:好幾層。重,音ㄔㄨㄥˊ。 (5) 漢軍:指劉邦的軍隊。 (6) 楚歌:楚國歌曲。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項羽軍隊成員均為楚人,四面包圍的漢軍唱著楚國的歌謠,讓項羽誤以為漢軍已佔領楚地,連夜逃離垓下。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未聞未見、可法可傳者,靡不博稽而幽討,陸離光怪,莫可端倪。」 02.《孽海花.第七回》:「見船上著無數五色的彩球,夾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絲線或布條等結而成的穗狀裝飾物。如:「帽穗」。
束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以肉脯十條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最起碼的禮物。語出《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今用以稱老師的酬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當下開了拜匣,稱出束脩銀伍錢,做個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於束脩多寡,並不計較。」也作「束修」。
百折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眾、聰明特異。嶷,音ㄋ|ˋ。 (2) 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3) 初紳:剛任官職。紳,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 (4) 疾:厭惡。 (5) 百折不撓:《藝文類聚》引作「有折而不撓」。 (6) 重器:國家的寶器。在此借指可貴的人才。
紙醉金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孽海花》第七回:「一同下船,見船上著無數五色的彩球,夾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艙裡卻坐著裊裊婷婷花一樣的人兒,抱著琵琶彈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纏束、綑綁。同「」。《水滸傳》第五回:「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麥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繞、包。如:「裹傷口」。《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手把著新郎的手,用一根紅紙裹的新秤桿兒,把那塊蓋頭往下一挑。」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穩穩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