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權取其重」即是可行之道。自我肯定訓練自我肯定訓練是懂得拒絕別人的技巧,能表白自己的意願,有主見,有自信心,合情合理,不遷就他人無理的要求與干擾,以免造成埋怨、後悔、自責、膽怯的後果。一般人常礙於情面,不知如何拒絕別人,常常開不了口。例如:心不甘情不願地難以回絕朋友的借錢;或室友的錄音機吵到自己的專心讀書準備考試,卻又不好意思吭聲,只有滿肚子的悶氣。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是:真實的敘述、誠懇的表達、合理的聲明、明智的果決,坦誠地表明自己的主張。自我肯定訓練可以說是改變個人性格的重要措施,它所運用的原理仍屬行為改變的過程,但是...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予各種發展機會,促使學生各有所長的才華,都能因多樣化的學習情境,並從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滿足,以加強自信心,保持並增進繼續學習的興趣。老師:(一)有教無類1. 無論個人的條件背景如何,學生應均等地分享教育資源。2. 政府應保障各種人們(殘障、種族、性別、居住地區等),使其享有一樣的入學機會。(二)因材施教1. 教育應依據個人的才質能力、潛能性向而給予差別待遇。2. 學校應考慮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特性,提供個別化教學、特殊教育、適性教育,以滿足不同能力者之要求。(三)積極性的差別待遇1. 為使受教者在起點獲得均等的地位,教育...
悻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愎固執的樣子。《宋史.卷一六.神宗本紀.贊曰》:「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
扭轉乾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將局面整個轉變過來。通常是指由逆勢轉為順勢。[例]看他自信滿滿,我們也都期待著他能扭轉乾坤,再奪回失去的訂單。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光武帝劉秀,就會和他爭天下,那時誰會輸贏還不知道呢!」石勒用「未知鹿死誰手」表示他有與劉秀競爭的自信。「鹿」是古代狩獵的主要目標,多用以比喻政權。在《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裡就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說法,表示秦失去了政權,群雄起而相爭。因此「未知鹿死誰手」指天下會落在誰的手裡還不一定。後來「鹿死誰手」被用來比喻競爭比賽,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涅而不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喻本質之好,不受惡劣環境影響。《隋唐演義》第七五回:「臣自信是精白一心,涅而不緇之人。」
崇洋媚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拜西洋,奉承外國人。如:「民族意識抬頭,民族自信心增強之後,崇洋媚外的情形已極為罕見。」
啟發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學習者自己發現知識與個人的意義,這樣的學習才對個人有意義。且這樣的教學法較能引起學習者的內在動機與自信心,能夠培養出主動探究的學習者。啟發是教學法亦有助學生直覺思維的發展。目錄1 由來2 解釋3 分類3.1 海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3.1.1 明瞭:3.1.2 聯合:3.1.3 系統:3.1.4 方法:3.2 戚勒及其學生萊茵-五段教學法3.2.1 預備:3.2.2 提示:3.2.3 聯合:3.2.4 總括:3.2.5 應用: 由來源自於蘇格拉底的反詰法:用反覆問答方式來教導學生,直到學生懂為止。 解釋由教師提出問題,使...
稱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美、褒揚。[例]對成長中的孩子適時加以稱讚,可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善用機緣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事件對她們的生涯造成影響,這些意外事件帶來的是生涯方向的重大改變,活化生涯興趣、改變自我概念、增加自信以及與重要專業人士產生連結,本研究結果認為機會和計劃都是參與者生涯之路的重要因素。如參與者所言,人是無法為偶然事件做計劃的,偶發性事件常發生,而且它們還改變了這些成功人士的生涯之路。 諮商應用培養抓住機會的態度:(1)好奇(Explore things you are curious about):探索新的學習機會,以及從機會事件中探索隱藏其中的任何可能性。(2)堅持(Don’t let indecision be 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