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3.74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下屬對上司的自稱。如:「職等奉命」。《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今卑職至真州,問得造船作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王侯的自稱。《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漢.趙岐.注:「王侯自稱孤寡。」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等。俗稱為「燕子」。亦稱為「烏衣」。 (2) 誤(忤):音ㄨˇ,違逆、不順從。 (3) 下走:自稱的謙詞。 (4) 惡(物)傷其類:為同類罹難而感到傷心。見「物傷其類」。 (5) 同(臭)味:指同類。臭味,氣味,因同類的東西氣味相同,故用以比喻同類的人或事物。臭,音ㄒ|ㄡˋ。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五.雜誌二》:「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禮樂,下令國中悉用蕃書、胡禮,自稱大夏。朝廷興師問罪。」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魏策三》記載:戰國時期,七雄各自稱霸一方。後秦孝公因重用商鞅,變法圖治,國勢轉為強大。秦王一直想將其他六國併吞,統一天下,所以不斷地向各國出兵征伐。魏國在華陽之戰被秦軍打敗,魏國派段干子為代表,打算割地與秦國講和。但是孫臣認為不妥,對魏王說:「那些臣子慫恿您割地給秦國,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討好秦國,不要入侵魏國。但這個作法對貪婪的秦國是行不通的。拿土地去討好秦國,就有如抱著木柴去救火,木柴沒燒光前,火是不會熄滅的。您的土地有限,秦國的慾望卻無限,總有一天魏國的土地會被秦國併吞的。」魏王雖然覺得孫臣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擔心秦國不悅,仍舊割地討好秦國,最後終於還是被秦國併吞了。後來「抱薪救...
奄奄一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弱的樣子。 (7) 朝不慮夕:比喻情況危急,不能作長遠的打算。見「朝不慮夕」。 (8) 區區:自稱的謙詞。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伯州犁:春秋時代楚國大夫。 (7) 囚:名詞,囚犯。 (8) 寡君:古代臣民對他國自稱本國君主的謙詞。 (9) 貴介:顯貴的人。 (10) 縣尹:職官名,一縣的首長。 (11) 弱:動詞,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軍隊駐守的營壘。如:「堅壁清野」、「壁壘分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
明鏡高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而把古時的皇與帝合稱為皇帝,自稱始皇帝。廢諡法,以世計。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於始皇三十七年,死於巡遊途中。 (6) 宮人:宮女的通稱。
出神入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用沈體云。 〔注解〕 (1) 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姓朱名瞻基,仁宗之長子,在位十年崩。嘗自稱長春真人,年號宣德,諡章帝,廟號宣宗。 (2) 沖齡:幼年。 (3) 宸翰:帝王親筆之字。宸,原為帝王居處,此指帝王。翰,原為羽毛,此指文字、書法。 (4) 趙孟頫:西元1254∼1322,元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官翰林學士承旨。工於書法,尤善行楷,亦善畫山水,兼工人物,為畫家南宗。詩文並佳,有《松雪齋集》等書。卒贈魏國公,諡文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