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工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興建土木之事。《宋史.卷二九九.孫祖德傳》:「方冬苦寒,詔罷內外工作。」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板:縄文時代成功高中綜合大樓由原體育館與力行樓於2003年至2004年拆除,2005年至2008年興建,2009年5月9日落成。 [1]建築經費約七億五千萬餘元,建築面積6,460.08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22,053.61平方公尺,建築高度42.4公尺。地下二樓為汽車停車場;地下一樓為溫水游泳池、汽機車停車場;一樓為多功能視聽中心及藝文展示空間;二至四樓為圖書館、網路中心、學習資源中心、校史室、昆蟲科學博物館、活體教材供應中心、音樂教室、語言教室、國樂社、管樂社、專科教室等;五至十樓為活動中心、體育館、體能訓練室等...
國立台南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護科,六十年增設鑄工科,六十一年增設空中教學補習學校。民國六十三年張校長退休,省令高明敏先生接任。興建自強館、圓形教學大樓。民國七十一年八月高校長奉准退休,省令前台灣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系系主任袁福洪教授接任校長。民國七十六年增設資訊科。民國八十二年八月袁校長退休,原省立東勢高工蔡本全校長奉派接掌本校。民國八十九年二月一日改隸國立,校名改為國立台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民國九十一年二月,蔡校長退休,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核定教務主任廖茂枰老師兼任代理校長。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一日,原國立玉里高中鐘長生校長,遴選接掌本校。民國九十五年八...
緣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由來,或敘述此由來的文字。[例]比賽緣起、興建緣起
建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築、興建。即將許多材料依設計規格,逐步施工,而成為建築物或結構物的過程或方式。《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但建造這祠,須數千金。我表了個手卷在此,願捐的寫在上面。」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大眾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爺。為了安頓「大眾爺」,臺灣昔日官府也曾經設壇建祠、祭奠無祀厲鬼。即使在民間,也有不少人家出錢出力,興建祠、堂,來收容這些厲鬼。這些祠廟,遍布全臺。大眾爺分為文武兩種:文大眾爺指的是貧病路倒的屍骨,武大眾爺指的則是喪生於兵戎或械鬥的亡魂。演變至今,與大眾廟性質相同的小廟,包括有應公、百姓公、金斗公、萬善祠等,都是收集無主骨骸的廟。其實大眾爺是臺灣民間想像出來的陰神,具有支配其他鬼魂、守護地方的神力,因此常被比喻為「陰間的警察局」,因此若有棘手難辦的案子,也會尋求大眾爺幫助。大眾爺是臺灣特殊的民間信仰,深入民間、隨處可見,...
國立瑞芳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蒞臨指導,12月18日綜合高中諮詢輔導專案訪視委員蒞臨本校指導。2004年(民國93年),1月奉准興建教學綜合大樓,總經費達1億900萬元。5月1日舉行70週年擴大校慶。2005年(民國94年),5月1日與中國科技大學簽訂締結教育夥伴關係,7月15日中華技術學院二專部與本校合辦招生資訊科及企業管理科。2006年(民國95年),5月1日與崇右技術學院簽訂締結教育夥伴關係。2007年(民國96年),7月1日獲教育部優質高職補助。2012年(民國101年),7月16日暑輔開始2012年(民國101年),大家都長大一歲了201...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跑。室外‧站立於空曠處或騎樓下,不要慌張地往室內衝。‧注意頭頂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遠離興建中的建築物、電線桿、圍牆、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若在陸橋上或地下道,應鎮靜迅速地離開。‧行駛中的車輛,勿緊急剎車,應減低車速,靠邊停放,人躲進附近騎樓下。‧若行駛於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應小心迅速駛離。‧若在郊外,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的地方避難。學校‧避於桌下,背向窗戶,並用書包保護頭部。‧切忌慌亂衝出教室,並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如在操場,遠離建築物。‧如在行駛中之校車,留在座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辦公室及公共場...
下筆成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