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3.2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姑婆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天南星科海芋屬,多年生草本。常生於較陰溼的樹林下。外形酷似青芋,但根莖橫走,往往生出地面。葉片寬廣,略成箭形。肉穗花序黃白色,佛燄苞基部綠色,上部黃白色。果為漿果,球形,熟時呈紅色。塊莖及汁液有毒,誤食會引起喉部及胃部灼痛,汁液碰到眼睛會造成劇痛。
葉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葉子(leaf)1.1 葉子的內部構造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葉子(leaf)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葉子內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為了讓每片葉子耶能吸收到陽光,葉片的排列及形狀都是經過刻意的安排而生長成的。(註一) 葉子的內部構造(一)葉脈(veins)也就是葉內的維管組織,維管組織內的韌皮部主要負責將光合作用產生的醣類,運輸到植物體內的其他部分,同時,葉子的水分也需靠著木質部運送供應。有些葉子的葉脈細長而平行,稱為平行脈;而有些葉子的葉脈則是呈網狀分散開來,稱為網狀脈。(註一)(二)葉肉組織葉肉...
甲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鬥的有力武器(但牠們一班不喜歡爭鬥),所以叫做獨角仙。幼蟲生長在土中。吃腐朽的動植物為生。成蟲則嚼食葉片或吸食樹汁,白天都躲在土中,夜間才出來活動。(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甲蟲英文關鍵字: beetle 參考書目註1:動物百科,姚啟久編著。漢宇國際文化,2008,頁63。註2:昆蟲大奧秘,東方編輯小組企劃,台灣東方出版社,2007,98-99。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519218
台灣水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水龍,屬浮葉性草本植物,其莖光滑,節上亦發根,莖節具棚大的白色氣囊,用以增加其浮力。 葉台灣水龍的葉片一般為互生,呈卵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其先端鈍或圓,光滑,葉緣為全緣,一般葉長約為三至七公分左右。 花台灣水龍的花朵一般全年可見,屬腋生,花冠為黃色,具有花萼片五枚,呈狹三角披針形,花瓣五枚,為闊卵形。台灣水龍開花後不結果。 栽培台灣水龍可以扦插法繁殖。 參考書目註1: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72。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
落地生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yllum)的落地生根,為多年生多肉質草本植物,其原產於熱帶非洲一帶。具有強盛生命力的落地生根,葉片一瓣落地,即可生根萌芽,生長繁殖力相當好。(註2) 莖落地生根屬於肉質草本植物,其莖直立具分枝,其上有明顯的節,全株平滑。 葉落地生根的葉子一般為對生,肉質,呈橢圓形,邊緣具有圓齒,而底部易生芽,落地即可成長為新植株。 花落地生根的花屬於圓錐花序,頂生,筒狀花下垂倒吊,其花初為綠色,而後漸轉為紅褐色。 果實落地生根結蓇葖果,其內具有種子多數。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之古稱,參見「白菜」條。
質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亦可能因為堆積過多澱粉顆粒而形成澱粉體,但在澱粉消耗後又可恢復葉綠體的功能。[註四] 雜色體在老化葉片或成熟果實中常見。葉綠體內葉綠素分解後,若有葉黃素或胡蘿蔔素的累積則會形成色素體。色素體內的色素常形成結晶沉澱物。[註五] 參考書目[註一] William G. Hopkins, Norman P.A. Huner,《植物生理學》 p16,偉明圖書有限公司,2006.5 編譯者徐善德、廖玉婉[註二] 易希道,《植物生理學》 p79,國立編譯館,1966.4。[註三] William G. Hopkins, Norma...
五節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us)的五節芒,屬草本,一般株高約在一至三公尺,具有發達的地下莖,叢生,莖節處具白粉。 葉五節芒的葉片一般為互生,呈線形,其葉緣含有矽質。 花五節芒的花朵通常在秋至冬季之間開花盛放,為圓錐花序。 果實五節芒的果實為穎果。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下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774。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47。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
竹節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竹節蟲科。身體、觸角及腳均細長,呈綠或褐色。可隨不同的光、溫度與溼度而改變體色,並以此自衛。以植物的葉片為主食,蜥蜴、鳥類及蜘蛛均為其天敵。因體節分明,酷似竹子而得名。
艾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三十至六十公分左右,而中、高海拔株高則可達兩百公分。艾草的地下根莖發達,粗短,一般叢生。 葉艾草的葉片通常互生,具有葉柄,其基部有翼狀的假托葉,羽狀裂葉,具有特殊的香氣。 花艾草的花朵一般歸類為頭狀花序,頂生,具有短梗及小苞葉,通常在秋季開花盛放,有管狀花樹多,其色為淡黃至褐色。 果實艾草的果實為長果圓形的蒴果。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44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12。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