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王祥之孫。時人稱其丰姿高徹,如瑤林瓊樹。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護東海王越喪回。西晉亡,投降石勒,為石勒所殺。(2)(?~西元926)本名宗,後去宗名,字化源,五代時前蜀主王建之子。嗣位後荒淫無度,後唐莊宗遣將伐之,遂降,既入洛陽,卒被殺。
道統流(天帝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統流是天帝教的教源,是天帝教教主--天帝,以宇宙大道建立教化之傳道系統的變之過程。
  天帝立教道統變之流程,據該教說法為:第一代教名-天帝教。第二代至第五十代,各代教名不一。第五十一代始傳來地球人間,傳至第五十五代,各代教名亦不相同。第五十三代教主位於無形,而主導本地球世道五輔宗。
  第一代以「天帝教」為教名。自第二代至第五十代,其教名為:天化教、天玄教、太興教、天定教、天贊教、天清教、天公教、天和教、天光教、天仁教、天治教、天命教、天協教、天拓教、天樞教、天弼教、天正教、天機教、天神教、天憲教、天慧教、天闢教、太永教、太德教、天下教、天元教、天始教、天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於仁義之道。《左傳.定公十年》:「於德為義,於人為失禮。」
孫星(1753-181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星,為清代中葉著名之藏書家與刻書家,生於乾隆18年(1753),卒於嘉慶23年(1818),享年66歲。星為江蘇陽湖人,字淵如,號季逑,又號伯淵、薇隱。5歲就學於叔父孫晚霞,6歲就讀家墊,稍長,人句容學舍讀書,又先後肄業於龍城書院、鍾山書院,亦曾客西安節署、大梁節署。乾隆52年,星以35歲及進士第,授翰林院編修,又一年充三通館校理,詩賦爰筆立就,才冠同館。54年,官刑部主事,星心懷慈惠,為法務求寬恕公正,平反全活者甚多。每遇疑獄,輒依古義平議,絕不妄斷。此後,歷任刑部直隸司員外郎,刑部廣東司郎中、山東袞沂曹濟道兼管黃河兵備道。嘉慶元年,曹南水漫灘潰決,星召工從上游築隄遏禦,省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申。《新唐書.卷一五七.陸贄傳》:「贄初若不經思,逮成,皆周盡事情,繹孰復,人人可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生、蕃。《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環王傳》:「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戶,隋末孳至三百。」
孫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東兗沂曹濟道。嘉慶元年(1796年)七月,曹南水漫灘潰,在單縣決口,孫星與按察使康基田率人奮戰抵禦五晝夜,未釀成大禍。不久,權按察使。嘉慶四年(1799年),丁母憂歸里,浙江巡撫阮元聘其為詁經精舍主講。服闋入都,仍發往山東。嘉慶十年(1805年),補山東督糧道。嘉慶十二年(1807年),權布政使。嘉慶十六年(1811年),稱病歸返。晚年任鐘山書院山長。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 事蹟 初以文學著稱,與洪亮吉、黃景仁齊名,後專事經史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兼及諸子百家,工於篆隸。對經學、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64~459)梁武帝姓蕭名。參見「梁武帝」條。
生字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字型是修改現存字型而得者。如Macintosh電腦的作業系統可以產生比其原安裝字型更大的字型。參【內在字型】(intrinsic fon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傳廣布。《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是以福祚流,本支百世。」漢.揚雄〈劇秦美新〉:「俾前聖之緒,布濩流而不韞韞。」
2.充溢。晉.左思〈魏都賦〉:「囹圄寂寥,京庾流。」宋.蘇舜欽〈火疏〉:「天下富庶,帑府流,無所貯藏,乃作斯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