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參差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田地。《文選.卷二.賦.張衡.西京賦》:「篠簜敷,編町成篁。」李善引薛綜注:「町,謂畎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頓。《後漢書.卷二八下.馮傳》:「貧而不衰,賤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唐.章懷太子.注:「曳,猶頓也。」(二)(讀音)ㄧㄝˋ y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以敷、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例]鬼混、混日子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口中雌黃注音︰ㄎㄡˇ ㄓㄨㄥ ㄘ ㄏㄨㄤˊ漢語拼音︰kǒu zhōng cī huáng釋義︰有如口中含著雌黃,能隨時改正不合意的語句。見「信口雌黃」條。 01.《文選.卷五五.論五.劉峻.廣絕交論》李善注引晉.孫盛《晉陽秋》:「王,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源) 02.《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  參考詞語︰雌黃信口注音︰ㄘ ㄏㄨㄤˊ ㄒ|ㄣˋ ㄎㄡˇ漢語拼音︰cī huáng xìn kǒu釋義︰猶「信口雌黃」。見「信口雌黃」條。 01.《明史.卷二三○.馬孟禎列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口氣,說:「你的想法真是笨啊!我雖然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曾孫,如此世世代代繁不息,可以不斷移山。山又不會長高,怎麼可能剷不平呢?」智叟對愚公的反駁無言以對。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害怕山真的會被愚公剷平,便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熱忱與毅力感動,便命令大力士夸蛾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搬走。於是愚公的心願達成了,從此河南到漢水一帶再也沒有大山阻隔。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愚公移山」,用來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標。(註一) 注音符號的功能中國文字並非拼音文字,故無法透過文字知道讀音,甚至會因為各地方言不同,生出許多讀音而無法統一。「注音符號」是用來標示國字的音和國語的音的一種符號,是實施國語文教育的重要工具。其功用如下(註一)1.學會正確的國語發音。2.透過注音符號,將可擴充國字的識字量及閱讀量。3.可自我學習。4.可表意,提升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能力。5.提供「音序排列法」,方便科學化、簡單化,可應用於各種電腦鍵盤,方便檢索、查詢資料。 注音符號的內容現行的注音符號有37個符號與四個聲調。 聲符聲音是阻擋氣流的作用,當賦臟呼...
別出心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敖繼公釋《儀禮》,屏弃古注,別出新裁,於經文有難通處,不以為文,即以為脫簡。」 參考詞語︰自出心裁注音︰ㄗˋ ㄔㄨ ㄒ|ㄣ ㄘㄞˊ漢語拼音︰zì chū xīn cái釋義︰猶「別出心裁」。見「別出心裁」條。 01.《紅樓夢.第八四回》:「那些童生都讀過前人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襲。」 參考詞語︰獨出心裁注音︰ㄉㄨˊ ㄔㄨ ㄒ|ㄣ ㄘㄞˊ漢語拼音︰dú chū xīn cái釋義︰猶「別出心裁」。見「別出心裁」條。 01.《鏡花緣.第一八回》:「到了魏時,王弼註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於是天下後世,凡言《易》者,莫不宗之,...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郎,指南朝梁文人江淹。江郎才盡原指江淹少以詩文著稱,獨步當代。晚年時,偶憩於一亭中,夢見郭璞索還五色筆,自此江淹作詩絕無佳句。典出《南史.卷五九.列傳.江淹》。比喻文思枯竭,佳作不再。《鏡花緣》第九一回:「如今弄了這個,還不知可能敷交卷。我被你鬧的真是江郎才盡了。」也作「江淹才盡」。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芳自賞」本來的意思是「孤高的香花,自我欣賞」,這句成語本出於沈約所寫的一篇文章。沈約是南朝的重要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齊初,因文才出眾,受到愛好文學的竟陵王賞識,而為門下「竟陵八友」之一。後參與蕭密謀代齊自立,並為蕭擬即位詔書,因此受到重用。沈約的政治地位極高,久享聲望,是當時公推的文壇領袖,《南史》稱其為「一代辭宗」。由於沈約歷仕三朝,又能仕途順暢,當時部分士人對他頗有看法,認為他缺乏操守,唯靠附庸帝王,隨波逐流而已。但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篤信佛法,寡少嗜欲,為官清廉,用度節儉,亦非一般汲汲榮利、追名逐臭之輩。在〈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中,沈約讚美梁鴻、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