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祥符元年加諡為至聖文宣王,元朝大德十年加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九年改稱至聖先師,清朝順治二年定文廟諡號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年又改稱至聖先師孔子,至今仍延此稱謂,未再更改。孔子嫡裔歷朝均有封爵,前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先生,於民國二十四年延稱為衍聖公,而後改為奉祀官。其及門弟子,如曾子等七十二聖賢亦曾有封爵,今仍配祀於孔廟。 周遊列國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5) 吳、越:今江蘇省、浙江省之地。 (6) 中國: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境,皆稱為「中國」。此指東漢。 (7)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8) 案兵:止兵不動。 (9) 北面: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此指向曹操稱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諡號用字。通「閔」。《集韻.上聲.準韻》:「湣,諡也。史記齊有湣王。」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3) 巴:劉巴(?∼西元222),三國蜀零陵烝陽人,字子初。少有名,劉表多次薦舉不就。初依曹操,後歸劉璋。劉備攻取益州後,劉巴歸附。多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讚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 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斗米道教民,據巴、漢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魯出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卒諡原。 (6)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益州:地名。漢時設置,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時廢。又漢時置郡,治滇池,地約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3) 羽:指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美鬚髯,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
聲名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蒙毅自殺。蒙毅對傳命的使者說:「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所以得到『繆』的諡號(諡法:「傷人蔽賢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
方寸已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3) 徐庶:字元直,三國蜀潁川人,生卒年不詳。少好任俠擊劍,中州兵起,乃客荊州,與諸葛亮相善。劉備屯兵新野,往見之,為備所重。後其母為曹操所獲,遂辭備歸操。及魏初,官至御史...
乾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曆,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子時出生),卒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繼位之時有在位時間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禪位於子顒琰,即為年號嘉慶的清仁宗。此時的乾隆雖為太上皇,但依然「訓政」,在宮內仍然沿用乾隆年號,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駕崩,成為中國歷史上實際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735年-1795年,共計六十四年),而其祖父康熙帝...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生平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是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及詩人。曹操原姓夏侯,他的父親夏侯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年輕時,讀了不少書;依照東漢選拔人才的制度,四十歲以上才有資格被察舉為「孝廉」,並且必須經過政府的考試。曹操因為父親在朝做太尉的官,祖父又是最有權勢的宦官,所以...
搖搖欲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著有《諸葛武侯集》。 (2) 北斗:星座名。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稱為「北斗」。 (3) 將星:將帥的星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