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修飾的精美詞語,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詩文中現有的詞語。北周.庾信〈周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潘安仁之詞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些話是教養題目文章裡的詞藻,他竟拿著當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歡,把個官弄掉了!」也作「辭藻」。
金屋藏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劉辰翁〈意難忘.角動寒〉詞:「當年樂事朝朝,曾錦鞍呼妓,金屋藏嬌。」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遵巡正路,謙虛節儉,深圖遠慮,為國家校計者乎?」 02.《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郤傳.郤正》:「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 參考詞語︰深謀遠略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ㄌㄩㄝˋ漢語拼音︰shēn móu yuǎn lüè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 02.明.無名氏《吳起敵秦.第二折》:「賢士,小官在公子前,舉薦賢士文武英才,深謀遠略。」 參考詞語︰深謀遠猷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ㄡˊ漢語拼音︰shēn móu yuǎn yóu釋義︰猷,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名。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亳縣。《廣韻.入聲.鐸韻》:「亳,國名,春秋時陳地。漢為沛之縣,魏為郡,晉為南兗州,齊為亳州。」
干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干涉、參預、過問。《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周未嘗干預國政。」《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權,雖父母亦不能干預的。」也作「干與」、「干豫」。
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權勢、氣焰。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可正官不威牙爪威,直恁般有氣勢。」《三國志平話》卷上:「卻說郡太守曹操,再入朝現帝。見董卓氣勢欺人,越有不忿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欺騙。《晉書.卷三七.宗室傳.剛王遜傳》:「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注解〕 (1) 操: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芟夷大難:戡除亂賊。芟,音ㄕㄢ。 (3) 荊州: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4) 豫州:指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束帶理官府,簡牘盈目前。  當念中林賞,覽物遍山川。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寄大樑諸友  分竹守南,弭節過梁池。雄都眾君子,出餞擁河湄。  燕謔始雲洽,方舟已解維。一為風水便,但見山川馳。  昨日次睢陽,今夕宿符離。雲樹愴重疊,煙波念還期。  相敦在勤事,海內方勞師。 新秋夜寄諸弟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郊園聞蟬,寄諸弟  去歲郊園別,聞蟬在蘭省。今歲臥南,蟬鳴...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音ㄓㄨˇ,綴輯、寫作。 (3) 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4) 倩:請。 (5) 將:音ㄐ|ㄤˋ,率領。 (6) 援筆立成: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見「援筆立成」。 (7) 異:驚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