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08 ms
共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忤逆不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父母不孝敬、不順從。《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忤逆不孝》引〈串戲梆子腔〉:「哥哥,母親告你忤逆不孝了。」
|
逆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料、預測。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凡事如是,難可逆料。」也作「逆計」。
|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勸誡的言語往往刺耳而不被接受。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誰想此人不聽某之言,他久後悔之晚矣。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也作「忠言逆耳」。
|
不可逆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稱自發過程(spontaneous process),是與可逆反應相對的名詞,即物質體系一經發生變化後不能因此些微的外力而回復到初始狀態的過程。過程的進行時系統一直偏離平衡狀態,使得原系比生成系的自由能來得大(即ΔGsys<0),且化學平衡顯著偏重於生成物一邊的情況下進行。如2H2+O2→2H2O的燃燒即是一例。在燃燒情況下氫與氧的氣體變成水氣的速率,絕對比水分解成氫氣與氧的逆反應快很多。事實上自然界中發生的過程大都是不可逆過程,或在適當條件下,最多也只是接近而不是真的達到了理想的可逆過程。(參見『可逆過程』)。
系統與外界經歷一過程後,由初態到終態,當系統與外界分別恢復至其初態時,造成有淨變化時,此過程稱為不可逆過程;實際上所有過程皆屬不可逆過程。
造成過程不可逆的因素有摩擦現象、自由膨脹、有限溫差之熱傳、兩物質混合現象、燃燒、電阻與磁滯效應等,過程之不可逆造成損失功(lost work),以不可逆度(I)表示過程不可逆之程度,乃可逆功與實際作功之差值,即I=Wrev-W。 隔離系統狀態改變時,因不可逆而造成熵的增加,即熵增加原理。 |
違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忤逆。《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昭傳》:「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
|
逆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韓非子.說難》:「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
逆情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以不良的手法,而求得名譽。
出處:歐陽脩〈縱囚論〉:「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
莫逆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心意相通,情誼深厚的要好朋友。語本《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周書.卷三七.張軌傳》:「軌少好學,志識開朗,初在洛陽,家貧,與樂安孫樹仁為莫逆之友。」也作「莫逆交」、「莫逆之交」。
|
逆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定時期內,國家貿易進口總額多於出口總額時,其差額稱為「逆差」。也稱為「國際收支短絀」。
|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中聽、不順耳的話,通常指忠告。《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嚴程闞薛傳.張紘》:「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