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麥芽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雙類,由兩分子葡萄糖組成的白色針晶。原由穀物胚芽中的澱粉酶將澱粉分解而得。易吸潮而呈常見的金黃色糖膏。甜味不及蔗糖,為常用的滋養劑與矯味劑,廣泛用於食品工業。如:「糖葫蘆外面裹著一層麥芽糖,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零食。」
樹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某些植物所分泌的膠質,為數種多類的混合物,遇水體積漲大,水多則呈黏液狀。可製藥、糖果、膠水等。
合成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體將小分子聚合成大分子以構成其組成物質的代謝過程。如二氧化碳及水,經由光合作用可聚合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又可聚合成澱粉或肝
雜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米麥以外的各種穀類。[例]五穀雜糧是類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腎上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內分泌腺體,位於腎臟上端,故稱為「腎上腺」。可分為皮質及髓質兩部分,皮質呈淡黃色,分泌葡萄糖皮質素、礦物性皮質素;髓質呈紅褐色,分泌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為身體應付緊急情況及調節鹽分、蛋白質、類等重要腺體之一。
乳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由類、澱粉等發酵而成,有酸味。常應用於食品、紡織、醫藥等方面。[例]多飲用含有乳酸的飲料,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蘭氏小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胰臟中的圓形小顆粒細胞群,在人體內約有一至二百萬個蘭氏小島,其中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α細胞分泌升糖素,皆是控制類代謝的激素。
食品營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品營養在食品科學學門中為一重要的主流學科,其主要內容涵蓋營養學、膳食療養學(或稱疾病營養學、臨床營養學)、生命期營養、營養生物化學或營養化學、公共衛生營養學及營養評估等學科。 營養學(英語: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熱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人以及多數動物攝入食物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攝取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養分或養料)以維持生命活動。通過適當的攝入營養可以免去很多疾病。
毛地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的荒廢地常成群成片的盛開,將大地粉妝豔抹,頗為耀眼迷人。 毒性毛地黃全株有毒,由於含有多量的強心配體,可促進心跳,故葉片可製成強心利尿劑,但如果服用過量或直接嚼食葉片、花、果等則會發生嚴重中毒現象。所以在花卉類中有"蛇蠍美人"之稱。<註2> 生態危機原產於西歐的毛地黃,一九一一年由日本人引進台灣,由於台灣中高海拔的山區才具備毛地黃的生存條件,引進後在大雪山林場與阿里山林場等地試種。結果不但栽植成功,還因為並無同步引進其天敵以致繁殖快速,尤其種子數量驚人,每一單株每年可孕育數十萬種子,隨風傳布後還造成了生態...
血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類食物消化後的葡萄糖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是細胞主要的養分來源。人體血糖濃度通常都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過高會轉成肝儲存於肝臟,過低則會促進肝的分解,以維持血糖濃度的恆定。空腹血糖過高或過低時都可能造成疾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