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浙江青田人。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為明代開國功臣。後為胡惟庸陷害,憂憤而卒,謚號文成。擅長詩文,亦精通天文兵法。 (2) 醇醲:音ㄔㄨㄣˊ ㄋㄨㄥˊ,濃厚的酒。 (3) 飫:音ㄩˋ,飽食、飽足。 (4) 巍巍乎:崇高雄偉的樣子。巍,音ㄨㄟˊ。 (5) 赫赫乎:顯盛的樣子。赫,音ㄏㄜˋ。 (6) 象:摹擬、效法。 (7) 敗絮:破棉花。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山,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相傳為落難英雄聚義處。縱觀《水滸傳》書中所寫的眾多好漢大都因為受到官府、惡霸的逼迫,不得已而上梁山造反,而典源取的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林冲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只因太尉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他的妻子,就設計陷害他下獄,使得一個美滿家庭破碎。在把他刺配滄州後,又兩次派人取他性命,逼得他走投無路,只得上梁山落草為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逼上梁山」,用來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陷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怒時節把一個書生來跌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暗中算計、陷害。《論語.季氏》:「而謀動干戈於邦內。」《水滸傳》第四一回:「我又不與你有殺父之讎,你如何定要謀我?」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先主上言漢帝曰:「……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凶極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
冤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誣賴、陷害。[例]在事情未查明之前,別隨便冤枉他人。
忠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憤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毀謗、陷害別人的話。《左傳.哀公十六年》:「楚大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楚辭.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齋怒。」
老奸巨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唐代宗室大臣李林甫的為人,他在玄宗時做宰相,由於心思細密,狡猾詭詐,常一邊對人甜言蜜語,又背地裡陷害他。見到皇帝對誰寵幸,就極力巴結;當對方的權位對自己有威脅時,就設計剷除。李林甫這樣厲害,就連人生經歷豐富、非常狡猾的人都無法倖免。後來「老奸巨猾」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老姦巨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世故老練、奸詐狡猾。
樹大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金瓶梅第四十八回:「正是樹大招風風損樹,人為名高名喪身。」 2.語譯 樹長的高大,容易招惹強風吹襲。 形容目標高大,易遭人嫉妒或陷害。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象齒焚身、德高毀來、事修謗興 相反詞 謹言慎行、明哲保身、韜光養晦 5.例句 言行收斂一點,免得樹大招風,惹來無妄之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