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8.6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衣對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 (3) 長安:地約當今長安縣。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嶺終南山,北連渭河平原。當時為西漢首都。 (4) 牛衣:牛隻禦寒遮雨的衣物,多用麻草編成。 (5) 決:通「訣」,辭別、告別、永別。 (6) 涕泣:流淚哭泣。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一語就是遲疑不決的意思。在《楚辭.屈原.離騷》中已可見到:「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的用法,它在文獻上有許多寫法,如「由豫」、「游預」等。至於「猶豫不決」一語可能出自於《戰國策》。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有一次秦國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王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但是晉鄙害怕秦國的勢力,不敢正面交戰,因此就把軍隊駐紮在蕩陰這個地方,按兵不動。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前去邯鄲勸說趙王,說秦王其實並非真正要占領邯鄲,只是希望各國能擁戴他,尊稱他為帝,這樣秦王一高興,就會退兵,邯鄲也就可以解圍了。趙國的相國平原君一聽到這樣的事情,認為事態嚴...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人。關東,古稱函谷關以東的地方。約今河南省、山東省等地。 (3) 成都:公孫述自立蜀王,以成都為首都。地約當今四川省西部。 (4) 子陽: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劉玄更始二年,阻擊綠林軍於綿竹,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次年稱帝,國號「成家」。光武帝建武三年,遺將軍李育攻三輔,兵敗。建武十二年,光武帝派軍殲滅之,述被殺。 (5) 漢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漢水流貫其間。 (6) 三輔:指西漢首都長安(地約當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附近。 (7) 因:憑藉。 (8) 儻:音ㄊㄤˇ,同「倘」,如果、倘若。〔參考資料〕 《輅別傳》(據《...
文化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并且期限是延長對所有物品材料和象徵性的,沒有分別,提出自己和罕見和值得追求在一種特殊社會形成和文化首都在包括積累文化知識商談力量和狀態交換之內的系統作為社會關係 文化資本分類 文化資本包括三種子類型:內含的、具體的和制度的。內含文化資本是指內含於個人的文化資本。.具體文化資本是指如科學製置或藝術作品等物品。這些文化產品可以物理性地做為經濟資本被轉移(賣出),且「象徵性」地做為文化資本。然而,一個人雖然可以經由擁有一幅畫來得到具體文化資本,但若他有著相應類型的(因畫的轉買而可能或不會被轉移的)內含文化資本,他就可以只是...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王。後魏將龐涓攻趙都邯鄲,其領兵圍魏救趙,並用孫臏計,大敗魏軍於桂陵。 (6) 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地約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7) 龐涓:戰國時魏將,與孫臏同學兵法於鬼谷子,因嫉臏之能而刖其足。後魏、齊交戰,臏為齊將,困涓於馬陵,涓智窮自剄而死。 (8) 孫子:孫臏,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齊人,為孫武之後。學兵法於鬼谷子,同門龐涓嫉而斷其足,欲使其隱而勿見;後得齊威王賞識,任為將軍。齊、魏交戰,困龐涓於馬陵,萬弩俱發,涓自剄而死,於是聲名大噪。 (9) 三晉:指韓、趙、魏三國。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卿分晉,至戰國周威烈王正式命韓、趙、魏為諸侯,稱為「三晉」。 (10) 輕:輕視。 ...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占領韓的野王,阻絕了上黨通往韓首都的道路,上黨守吏馮亭和人民商量,決定歸附趙。得到消息的趙平原君,認為平白獲得一郡沒什麼不好,於是趙接收上黨成為屬地。但這一來激怒了秦,轉而攻打趙。秦將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阬殺趙投降士卒四十餘萬,國都邯鄲幾乎不保。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聖皇帝,後人因而稱她為「武則天」。其於同年十一月去世。 童年武則天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在唐的首都長安出生,故鄉在山西文水。父親武士原來是一個木材商人,隋朝末年參加了李淵在太原的起兵,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武德中,官至正三品的工部尚書,封應國公。母親楊氏是隋朝宰相楊達的女兒。在武則天出生後的兩三年中,武士先後擔任揚州長史和豫州都督,時間都不長。唐太宗貞觀元年(627)至五年(631),武士擔任利州都督,武則天跟隨父母在利州生活了四五年。自古以來,利州流傳兩則美麗的傳說。一是「江潭感孕」,說是武則天母親楊氏在黑龍潭,有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國都、首都。如:「京師」、「帝京」。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閔予小子之什 286-296 02 魯頌 《魯頌》是春秋時代作品,產生於春秋魯國首都山東曲阜一帶地區,是魯國的宮廷音樂。 297-300 03 商頌楚國勝利,皆分章,產生的時間較晚。據魏源、皮錫瑞、王先謙、王國維等考證,本章實際上即《宋頌》,是春秋時代的作品,產生於宋國首都河南商丘地帶。陸侃如、馮沅君所著《詩史》說《商頌》“一仿《周頌》,一仿《二雅》”。 301-305 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朱熹《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