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禿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已禿脫而不堪使用的毛筆。後被文人引為自謙之語,謂己才疏學淺,文思鈍拙。唐.杜甫〈題壁畫馬歌〉:「戲拈禿筆掃驊騮,歘見騏驎出東壁。」宋.釋惠洪〈次韻道林會規方外〉詩:「我詩如石田,疏理終無用。朝來強鉏墾,禿筆時呵凍。」
|
阿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投其所好」。見「投其所好」條。01.《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源)02.清.和邦碩《夜譚隨錄.卷四.雙髻道人》:「驊固蓄有逆根,故道人得阿其所好而欺之。」
|
張秀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張秀亞(1919-2001)張秀亞女士出生於1919年,祖籍河北省滄縣(今黃驊縣),曾任教於輔仁、靜宜大學。張女士四歲識字,稍長就讀天津貞淑小學、河北省第一女師,後考入輔仁大學。張女士於十四歲開始創作,寫作生涯長達七十年。早年她投稿天津大公報副刊,得到主編蕭乾和沈從文兩位知名作家的鼓勵,高中即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書作《大龍河畔》,不僅被同學稱為「小小詩人」,也被稱為北方最年輕的女作家。張女士著作多種,文學著譯和評論達八十餘冊,其散文著作《三色堇》、《北窗下》、《曼陀羅》、《牧羊...
|
山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山水畫的簡稱。參見「山水畫」條。唐.杜甫〈存歿口號〉詩二首之二:「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我暗想此公也可算得多才多藝了。我從前曾經要學畫兩筆山水,東塗西抹的,鬧了多少時候,還學不會呢!不知他這是從那裡學來的?」
|
宗教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學 參考文獻註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王振寰;巨流 P.243~P.245註2:圖解社會學;吳逸驊;易博士 P.104
|
纖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良馬。《荀子.性惡》:「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
|
火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狀像車輪的火團。亦指著火的輪子。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火輪起金蛇亂走,鞭梢動驟損驊騮。」
|
馬耳射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直1>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2>射3>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
樂而忘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樂而忘返」。見「樂而忘返」條。01.《史記.卷五.秦本紀》:「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源)02.《晉書.卷八六.張軌列傳》:「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謂此山。」
|
騄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穆王八駿之一。《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騄駬驊騮,良馬之號。」也作「綠耳」、「騄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