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尊王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以及一些強大的諸侯日益擴張,小國國力不斷減弱,甚至為大國併減。強凌弱,眾暴寡的現象,多少標示著封建體制的崩壞以是大局所趨,難以挽回了。 攘夷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他得到管仲的輔佐,建立霸業,其中以「攘夷」最有意義。「夷」代表戎、狄、蠻、夷,泛指文化水準低淺,生活狀態落後的人們。他們散居在諸侯各國附近尚未開發的地區,對於封建各國都是嚴重威脅。夷狄之中,又以地處荊蠻的楚力量最強。楚人起於南方,活動於苗蠻文化與中原文化交匯的地區,他們保存本土優點,吸收先進文化,國勢日強,不斷對外擴張;齊桓公為了抵擋日益強盛的夷狄,於...
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一國之內,規定國家體制、政府組織、人民權利義務之最高位階法規範。
全景敞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的人。(逆光性) 意義說明現代社會權力的運作機制,像是偉伯說的理性的鐵牢一般,認為理性作為現代科層體制最核心的概念,並且,靠著權力與知識的話語在運作,而合理性(合法性)的檢查就變成了對知識權力一複雜綜合體的考察。從傅柯的觀點看來組織結構隱含著管理監視,是一種科層或是階層的企業組織所具有的規範化凝視,而這都是靠著各種章規、公司目標、授權體制、員工訓練、心理諮商、空間配置的合理化而整合而成,並將員工並入其中。 傅柯的權力觀傅柯的權力觀的創新之處乃在於...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政府行政體制。起源於英國,在施政運作上是以內閣代替元首對議會負責,國家元首僅具名位而無實權。內閣需擬訂政策提交議會討論;並且督責所屬部會執行議會所通過的法律;議會對於無能或執政錯誤的內閣則可提出譴責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內閣下臺。
凌性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社)。8月,出版詩集《所有事物的房間》(花蓮縣文化局)。 作者自述 此在人生,我渴望真實與永恆。體制之中我熱愛似不可得的自由,唯其不可得,能夠自在也就心滿意足了。藉著書寫,倏忽即逝的都找到恆定不移的可能。藉著書寫,可堪紀念的往事都將留存下來,也讓我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這麼多外在於我的生命,給了我光與熱,我也只是寫下去而已。 著作 著有《2008/凌性傑》、《海誓》、《找一個解釋》、《燦爛時光》、《所有事物的房間》、《關起來的時間》、《解釋學的春天》。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目錄1 作者生平、書名由來及撰寫背景2 體制3 內容編排4 評價及貢獻5 資料來源 作者生平、書名由來及撰寫背景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人。師事賈逵,受古文經學,為馬融所推重,時人譽稱「五經無雙許叔重」。舉孝廉,歷任洨長、太尉閣祭酒。所著有《說文解字》和《五經異義》。《說文解字》始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前後經歷二十餘年,至漢安帝建光元年,許慎卧病在床,才由其子許沖進上。;而《五經異義》已佚,清人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証》輯註較備。許慎於《說文解字敘》...
西風東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中國政治最根本的基石提出挑戰。從師夷長技、練兵製砲,到體認到西方政教之美,而要求中國對最根本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保國」先於「保教」的看法逐漸形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西風東漸英文關鍵字: the spread of Western influences to the East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75-277。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坐立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他平時見了稍些闊點人,已經坐立不安,語無倫次,何況學臺大人,欽差體制,是何等威嚴?未嘗見面,已經嚇得昏的了。」
寡頭鐵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是一項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由羅伯特·米契爾斯提出。 內容 寡頭鐵律是指當科層體制發展越龐大時,權力有越向高層、少數人集中的傾向。多數的主要決策是由極少數人所制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組織內的民主機制形同虛設。羅伯特·米契爾斯觀察歐洲各社會主義政黨的黨內生態,提出下列論點:組織不論多民主,最後決定全都只在少數幾人手中。領導人產生方法越不民主。領導人越來越執著權力。領導階層生活方式布爾喬亞(資產階級)化,和一般民眾脫鉤。領導階層思想行為保守化。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rx) 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 帕森士(T. Parsons) 韋伯(M. Weber)—科層體制理論 研究社會學要中立,不可將個人信念或偏見滲入研究中。 墨頓(R.K. Merton) 提出社會的抽象模式 杜威(J. Dewey) 著有《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將學校當作一種社會制度。 主要理論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