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5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經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知識分子出醜丟人,喪盡斯文。《新唐書.卷一○九.祝明傳》:「帝與群臣宴,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明體肥醜,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歎曰:『是舉五經掃地矣!』」
六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宋末的蔡京、朱勔、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他們結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生陳東等斥為「六賊」。見《宋史.卷二三.宗本紀》。
才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謀略。《晉書.卷六.明帝紀》:「有文武才略,賢愛客,雅好文辭。」
水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新唐書藝文志》題為漢桑撰,《四庫題要考證》係三國時作品,三卷。為記載中國一百三十七條河道源流的地理著作。
恪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謹慎。《書經.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肅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篤不忘。」《新唐書.卷一一四.豆盧望傳》:「性恪慎,坐政事堂,束帶,終日不休偃。」
宗喀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57~1419)為藏語tsong khapa的音譯。本名羅桑扎巴貝。宗喀(今青海西寧)人。西藏高僧。七歲出家,從噶當派法王頓珠仁學經,後又跟薩迦派仁達瓦及布頓弟子卻貝瓦等大師學法,顯密教法莫不精熟,其深度和廣度超邁前賢,一時獨步,並卓然成一家之言。因感當時西藏佛教輕忽比丘戒律的缺失,大力提倡嚴守戒律,戴從前持律者所戴的黃色僧帽,表示嚴持戒律的決心和思想,成為西藏佛教的改革者,其教法經弟子的弘揚、發展形成格魯派。所以宗喀巴也是格魯派的創立者。弟子眾多,其中以賈曹傑、克主結最著名。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辨了不了義論》等。
顛撲不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
星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夜急行。《晉書.卷四四.盧傳》:「宜更選精兵,星行倍道,出賊不意,此用兵之奇也。」也作「星馳」。
相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誠厚相待。漢.王符《潛夫論.釋難》:「夫堯舜之相於人也,非戈與伐也。」三國魏.繁〈定情〉詩:「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滯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結煩悶。宋.蘇舜〈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便將一往刷滯悶,去興草茁不可休。」宋.蘇軾〈答王定國〉三首之一:「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