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映襯。將兩種不同的人物或事實,對列比較,使讀者產生強烈印象的修辭法。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王昌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師、秋思、送喬林、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與蘇盧二員外期游丈八寺而蘇不至因有此作、過香積寺、秋日、青、送別、登城懷古、送鄔賁覲省江東、題上人房、採蓮曲、客舍秋霖呈席姨父、從軍行、見譴至伊水、寄歡州、塞上曲、塞下曲、閨怨、春宮曲、出塞、長信怨、芙蓉樓送辛漸、同從弟南齊翫月憶山陰崔少府、昌齡詩集,存詩有一百八十多首。其《出塞》一首「秦時明月漢時關」,明李攀龍曾推為唐詩壓卷之作資料來源:網路
白頭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卓文君所作的樂府詩。因司馬相如欲聘娶茂陵女子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見《西京雜記》卷三。後比喻失歡哀怨之情為「白頭吟」。唐.駱賓王〈在獄蟬〉詩:「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齣:「俺獨自守空樓,望殘春,白頭吟罷淚沾巾。」
懷古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雲” 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閑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
顧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開始詩歌創作,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家庭悲劇1979年顧城和謝燁(即雷米)在火車上邂逅,為了追求謝燁,顧城趕到上海,天天躺在謝燁家門前木箱子裡。1983年8月5日在上海與謝燁結婚。1986年參加北京市作協在昌平舉辦的「新詩潮研討會」,結識北京大學中文系女學生李英。1988年顧城夫妻前往紐西蘭激流島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顧城不能容忍小孩奪走妻子對他的愛,...
爆燥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跳如雷」之典源,提供參考。 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據《玉臺新.卷一》引)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通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1>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盤石2>,妾當作蒲葦3>。蒲葦紉4>如絲,盤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 〔注解〕 (1) 區區:原指方寸之心,引申用以形容真情摯意。 (2) 盤石:大石。 (3) 蒲葦:即蘆葦,禾本科蘆屬,多年生草...
凝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視、目不轉睛的看。唐.李商隱〈聞歌〉:「斂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宋.万俟〈憶少年.隴雲溶洩〉詞:「上隴首、凝眸天四闊。」
百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各種雜技的表演。唐.劉晏〈王大娘戴竿〉詩:「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干妙入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一日,趙琮又到長安赴試去了,家裡撞著迎春日子,軍中高會,百戲試呈。」
敘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方面,並不那樣具體、豐富。他在寫人記事方面要求更集中、概括、允許跳躍式地展開,在一唱三歎、反覆歌中塑造形象,表現主題。彭功智《中國歷代著名敘事詩選》認為:(3)古代敘事詩的情節,一般比較完整,有頭有尾有過程。但也有一些短小敘事詩,只是選擇生活中一個典型事件或一個動人的場面進行描寫,情節雖然簡單、缺乏大的發展過程,但卻非常具體,細緻感人。還有的敘事詩,不是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情節,而是偏重於敘述一個事件的過程,也可以算作敘事詩。敘事詩都有故事情節,但它的情節又不完全同於小說。它不像小說的情節那樣曲折多變,可以進行充分的描...
動魄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庚子事變文學集.都門紀變百》:「動魄驚心三十天,槍聲不斷砲聲連。」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