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三.人事部.辯上》引)孔融字文舉,孔子世孫也。李膺為河南尹,恃才倨傲,誡守門者,非吾通家子孫,不得輒通。融年十二,入洛,欲以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
|
小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是嫡出的子孫。《禮記.喪服小記》:「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
|
救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挽救時世。《左傳.昭公六年》:「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
|
償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償還所負的債。漢.王符《潛夫論.斷訟》:「假舉驕奢以作淫侈,高負千萬,不肯償責。」《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
|
骨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死後火化骨骼所遺留的灰。[例]子孫將他的骨灰供奉在靈骨塔中祭拜。
|
掩惡溢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某人的過失,過分宣揚其優點。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張魏公三戰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惡固難盡信,若誌狀則全是本家子孫、門人掩惡溢美之辭,又可盡信乎!」
|
附驥之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別人而得名。《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傳.贊曰》:「方其鼓刀僕御販繪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
|
釁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
|
華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華民族的子孫。
|
潛濡默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