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2.8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擔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恕、原諒。[例]小兒若有冒犯之處,在他年紀小、不懂事,請多多擔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保存。[例]保留、留
見義勇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稱為勇敢,只是一個怯懦的人。後來「見義勇為」...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牽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羈絆。如:「她總認為自己多病的身體是丈夫事業發展的牽絆。」《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此去蒲州千里之遙,路上盜賊生發,獨馬單身,尚且難走,況有小娘子牽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若不離了塵埃,怎能免牽絆。」
想入非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入非非」是從佛經中「非想非非想處」變化而來。「非想非非想處」指佛教禪修者修習至最高的境界。語本《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後來「想入非非」轉而用來形容脫離現實的想像或頭。 △「胡思亂想」、「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哀、傷感。[例]哀悼、追悼、悼
鐫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例]人們把戰爭的慘痛教訓鐫刻於紀碑上,以警惕後人。
混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擾亂觀、事物,使人無法分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布散謠言,混淆是非。」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慾令智昏注音︰ㄩˋ ㄌ|ㄥˋ ㄓˋ ㄏㄨㄣ漢語拼音︰yù lìng zhì hūn釋義︰慾太雜,令人神智昏亂,做出不合常理的事。見「利令智昏」條。 01.《紅樓夢.第六四回》:「自古道:『慾令智昏。』賈璉只顧貪圖二姐美色,聽了賈蓉一篇話,遂為計出萬全,將現今身上有服,並停妻再娶,嚴父妒妻,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