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禦寒且有襯裡的短上衣。如:「夾襖」、「棉襖」、「皮襖」。唐.韓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蔬飧要同喫,破襖請來綻。」《資治通鑑.卷一四二.齊八.東昏侯永元元年》:「見車上婦人猶戴帽,著小襖。」
磨杵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磨鍼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1>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2>方磨鐵杵3>,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4>。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家居四川綿州,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 (2) 老媼:年老的婦人。媼,音ㄠˇ,老婦。 (3)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棒槌。 (4) 卒業:完成學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穀類食物。如:「乾糧」、「雜糧」。《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新唐書.卷一.高祖本》:「煬帝征遼東,遣高祖督運糧於懷遠鎮。」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在古代是文才的代稱,古人以「夢得筆」視文才高妙的兆頭。如《南史.卷七二.文學列傳.少瑜》:「少瑜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云:『我以此筆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其文因此遒進。」敘述少瑜年輕時夢見文人陸倕送他一隻筆,自此文筆進步神速。所以夢見筆被人索回,就會喪失文才,如《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就是說江淹因夢見筆被大文豪郭璞索回,因而江郎才盡了。而晚唐馮贄的《雲仙雜記》記載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年少時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所用的筆,筆頭上居然長出花來,是文才燦爛的徵...
兄友弟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間感情和睦,能相互友愛尊敬。《史記.卷一.五帝本》:「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孤本元明雜劇.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兄友弟恭,夫義妻賢,中外和樂,以致禎祥屢現,百福咸臻。」
耕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耕田與除草。泛指農田耕作的事情。《漢書.卷九.元帝》:「元元之民,勞於耕耘。」《薛仁貴征遼事略》:「雖若成功,得地不足耕耘,不堪畜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米粉或麵粉做成扁圓形的食品。如:「月餅」、「燒餅」、「蔥油餅」。《漢書.卷八.宣帝》:「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亦以是自怪。」
逢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世外閒身,名心都盡;逢場作戲,勝敗何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繩索將人犯吊死或勒死的刑罰。《資治通鑑.卷一六九.陳三.文帝天嘉四年》:「五曰死刑,磬、絞、斬、梟、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冒在上位者的名義,超越本分以行事。如:「僭越」。《南史.卷一.宋武帝本》:「姦宄具殲,僭偽亦滅。」《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南吳伊何?僭號偁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