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字詞聯想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減少,反應次數隨著年齡、社會經濟地位與教育程度、地區與文化背影、創造力與其它因素而變化。因此,適當解釋測驗分數,需要參考許多小團體常模與受測者的補充資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字詞聯想測驗英文關鍵字:Word Association Test 參考資料葉重新著。心理與教育測驗。2010初版。頁348-349。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心理分析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析論(The psychoanalytic approach)目錄1 前言2 諮商方法2.1 自由聯想2.2 夢的分析2.3 移情的分析與解釋2.4 抗拒的分析與解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心理分析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為佛洛伊德,而此理論也是歷史上最悠久的心理治療理論,且影響為最深遠的一門學派,因此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夢的解析,被稱為是改變歷史的書之一。在此學派中,主張透過自我內在心靈的分析,以及觀察分析病人的問題,因而形成了臨床的理論,進而建構...
一國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事權不能統一。三公,本指晉獻公和他的兒子夷吾、重耳,後指三個有權勢的人。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ㄆㄤˊ)茸(ㄖㄨㄥˇ ),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故事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夫人驪姬因深得寵愛,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當時晉太子申生屢立戰功,獻公沒有理由廢掉他,驪姬便作出主張,將太子申生放出去守曲沃(晉國大城),另兩個兒子重耳、夷吾派去守蒲與屈兩個小城。當時蒲與屈兩地都是一片空地,...
抽薪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反義 解釋 拿掉柴薪,使水停止沸騰。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 出處 北齊的魏收 為侯景叛變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例句 問題已經出現,為一的解決方法只有找出源頭,抽薪止沸,從根本解決它。 反義 揚湯止沸
創造性解題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什麼事?哪時候發生?在那邊發生?為什麼發生?怎麼樣發生?什麼是這件事情最重要的關鍵?哪些資料可以解釋全部事實?3發現問題(Problem Finding)蒐集、分析、研究資料以便能達到控制及定義問題的本質。用什麼方法可以…?哪些資訊我可以蒐集?從什麼管道能找出處理問題方式?哪些是這個事件的問題?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問題?要達到問題解決的結果是什麼?4發現構想(Finding Ideas )群策群力,集體腦力激盪,思考出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我有沒有更多的想法?不同的想法?與眾不同的點子?那個想法最有效?那個想法最特別值得...
這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猶豫、思索的口頭語,無義。[例]這個……我實在不知道要如何解釋才好。
歐陽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余風。其散文代表作有灑脫的《醉翁亭記》、《秋聲賦》。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在自己寫的《六一居士傳》中,解釋六一的由來,他說:「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老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歐陽修寫起文章正經八百,「草就紙上、粉於壁,興臥觀之屢思屢議」,垂暮之年常逐篇修改自己生平所寫的詩文,所謂「不畏先生嗔,卻怕後生笑」。王安石評定歐陽修的散文風格:「充於文章,見於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於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於外者,爛如日星之光輝;其清音幽韻,淒如...
知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覺是透過感官對外在世界中物體的察覺,特指面對實際物體時的所知,與想像的不同;早期哲學心理學中常與感覺相連,或者譯為感知(sense-perception),有時也指「內在知覺」,含有主觀的覺察在內。知覺和感覺兩個名詞,在心理學中,或者互用而不作區分;或者視知覺為對所感覺的外在事物,加入了心理中認知的解釋,而視感覺為純感官所得的物體形象。實際上感覺作用就是感官與中樞神經連結才發生的,如「看見一棵樹」,到再細看這棵樹時,便成了知覺;如果對這棵樹再加描述,並加入自己的意見,固然還可以說是知覺,實際上則是加入了更多的心理活動,這些活動串聯的很快,並不容易切斷,故而對名詞很難作嚴格的區分。
巴山夜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故事這是他在四川做官的時候,懷鄉思妻的一首詩。短短四句詩中,「巴山夜雨」前後共出現了兩次。前面寫「巴山夜雨」是身在悲境,期盼團聚,後面是想像將來歡聚的時候,回想今日雨夜思鄉的情懷。 解釋比喻朋友重聚。 詞義 相似詞 相反詞 例句
轉移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來之軌跡,轉移至另一觀念、對象,或人物,將其負面情緒發洩在較安全的對象上。 應用與舉例轉移作用可以解釋許多人際磨擦,其個體衝動的性質及其目的並未改變,只是遭受發洩的客體改變,變成原始對象的替代。例如一個被父親嚴厲處罰的孩子,會想痛擊父親作為報復,但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有限不可能打贏父親,因此他可能轉而欺負家中的幼小弟妹或攻擊學校裡的弱小同學,作為替代。又例如,被老闆痛罵而一肚子火的上班族男子,晚上回家便容易挑剔妻小的缺點爆發爭吵,以發洩白天的火氣。而一個學生通在學校裡受了挫折與委屈,回家後就把氣出在家人身上,父母多說一句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