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切齒咬牙注音︰ㄑ|ㄝˋ ㄔˇ |ㄠˇ |ㄚˊ漢語拼音︰qiè chǐ yǎo yá釋義︰即「咬牙切齒」。見「咬牙切齒」條。 01.《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徐晃睜眉怒目,許褚切齒咬牙,各有相鬥之意。」 02.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雜說》:「寧使見者聞者切齒咬牙,欲殺欲割,而終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 參考詞語︰咬牙恨齒注音︰|ㄠˇ |ㄚˊ ㄏㄣˋ ㄔˇ漢語拼音︰yǎo yá hèn chǐ釋義︰猶「咬牙切齒」。見「咬牙切齒」條。 01.《西遊記.第八六回》:「八戒聞言,咬牙恨齒,忍不住舉起鈀,把那墳塚一頓築倒。」
窩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受到委屈而煩悶、難過的感覺。如:「現實生活裡,我其實活得蠻窩囊的,並不如你想像那樣的自在灑脫。」
2.無能、懦弱。多用於自責。如:「我越想越窩囊,竟然讓人給騙了都不自覺。」
臨去秋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秋波,秋天澄淨的水波。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臨去秋波」指臨別時傳情的眼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你看他兩分襟,不把臨去秋波掉。」
2.比喻臨走之前給人好處。如:「老闆出國前臨去秋波,給所有員工加薪了。」
體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自此日逐尋頭討腦,動輒便是一頓皮鞭,打得體無完膚。」
寒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揭發他人短處,使其難堪。如:「自從那天被人寒磣了一頓,他的心裡一直很難過。」也作「砢磣」。
狼狽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那提調狼狽不堪,到了岸上,見了欽差,回完了公事話,正要訴苦,才提到了『海航管帶』四個字,被欽差拍著桌子,狗血噴頭的一頓大罵。」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由這故事濃縮而來,用來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另外,在漢朝劉向《說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便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眼相看」就是用另外一種眼光看人,也可以指用另外一種的態度對待人。這種異常的眼光或態度,通常表示對對方的重視,但也有表示歧視的。這句成語常見用於小說中,例如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段故事說到蘇州有一個叫陳大郎的人,因為曾經請了一位滿臉鬍鬚的大漢吃了一頓飯,後來陳大郎的妻子和小舅子被盜匪劫走,首領竟然就是這位大漢。等到弄清楚陳氏的身分後,這位山大王馬上對他們「另眼相看」,不但不傷害他們,還給他們上賓似的招待。陳氏夫妻重逢後,才想起是當年一飯之恩結下的緣分。在《六十種曲》裡面也有一齣戲叫《霞箋記》,是明代無名氏所撰。戲裡說一位叫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另一將軍達子又率領殘兵,駐守在國都城門,為了激勵士氣,只好向齊王請求賞金,齊王不但不給,還把他怒罵一頓。這一來,達子與燕軍交戰,當然大敗,不但達子陣亡,齊王也逃到莒邑。燕軍追入城門,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掠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意思。
數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陳秀才被馬氏數落一頓,嘿嘿無言。」《紅樓夢》第三三回:「進來被王夫人數落教訓,也無話可回。」也作「訴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