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知好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輕重。《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丈人鄭老爹見女婿就要做官,責備女兒不知好歹,著實教訓了一頓。」《紅樓夢》第二四回:「你小人兒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個主意。」也作「不識好歹」。
瑣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嘮叨、囉嗦。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這老頭兒不要瑣碎,你只是把眼兒撐著,看我這架子衣服如何?」《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這不是真晦氣!為了幾根豆子,被人瑣碎了一頓。」
打腫臉充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死要面子,搞排場,而不自量力。如:「他為了擺場面,打腫臉充胖子,一頓飯就吃掉半個月的薪水。」
饞涎欲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貪食的樣子。如:「他一聞到酒菜的香味,就饞涎欲滴,想大吃一頓。」也作「饞涎欲垂」、「垂涎欲滴」。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覺睡到天亮,我跪到天亮,而且衛兵還一班一班交下去,連腰彎一下都不行。(頁49)用麻繩反綁,先痛罵了一頓,然後罰打二十板屁股,由班長執刑。打屁股得把褲子脫下來,我們整天曬太陽,只有那個地方還是白的,路燈照射下,白得簡直有些耀眼!二十板打下來,扁擔打裂了,雖被四人按住頭腳,還全身亂晃,一直喊「媽」。(頁53、54)「之前就有一個犯了軍紀的兵,在一間教室裡挨打,哀號的聲音,先是淒厲,繼而衰竭,再繼而是呻吟,幾天過後,那個兵就死了。」(陳映真小說《鈴璫花》,國民黨撤退來台早期,許多國軍駐紮在台灣鄉下的教室裡,文中的兵係被扁擔打...
訛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某種理由向他人詐取財物。《紅樓夢》第六九回:「只說張華無賴,以窮訛詐,狀子也不收,打了一頓趕出來。」《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所有地方上的青皮無賴,以及衙門前的蠹役刁書,皆可以前來訛詐。」也作「訛賴」。
終食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頓飯的時間。比喻極短的時間。《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漢.王充《論衡.解除》:「今驅逐之,終食之間,則舍之矣。」
握髮吐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比喻求賢心切。唐.陸贄〈興元論解羌公輔狀〉:「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無賢愚,咸宜錄用。」《宋書.卷五九.張暢傳》:「周公握髮吐哺,二王何獨貴選?」也作「吐哺捉髮」、「吐哺握髮」、「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握髮吐餐」。
過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度過節日。宋.陸游〈辛酉冬至〉詩:「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2.在節日慶賀作樂。《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這日是五月初三,卻好莊濯江家送了一擔禮來與少卿過節。」
3.嫌隙糾紛。如:「他們之間有很深的過節,很難讓他們拋棄恩怨,彼此合作。」
傻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罵人愚笨。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也則為違條犯法,著我來一逕勾拿,他扣廳打我一頓,想起來都是傻瓜。」《醒世姻緣傳》第二回:「俺公公知道,倒是極歡喜的;說他兒子會頑,會解悶,又會丟錢,不是傻瓜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