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竹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細的竹皮編製成長圓形的竹籠,籠長大約五尺,徑寬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開口,可置於床席間,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葉、梔子花等鮮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宋.蘇軾〈送竹几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待這標緻人來,替夫人搿一搿,也強如冬天用湯婆子,夏天用竹夫人。」也稱為「百花娘子」、「抱節君」、「青奴」、「竹姬」、「竹夾膝」。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大師》師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共推稱云:「若非尊秀,疇敢當之?」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師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能1>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2>偈3>之側寫一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注解〕 (1) 能:慧能(西元6...
側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出上座,以等待賢良。《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煮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烹茶。唐.韋應物〈澄秀上座院〉詩:「林下器未收,何人適煮茗?」
大眾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部派之一。大眾為梵語Mahāsanghika的意譯,音譯為摩訶僧祇。係佛教最初分裂所形成,與上座部對立。相傳後來大乘佛教的發展頗有關係。
巴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綜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為上座部佛教專用。約西元前三世紀從印度傳至斯里蘭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語口誦,至西元前三十多年,首次用文字記載。巴利語隨上座部佛教的宏揚,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並藉當地慣用的文字記錄。西元一八八一年在英國創立巴利佛教聖典學會,推動巴利語釋典拉丁文字校勘本的出版和英譯。
一塵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大師》師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共推稱云:「若非尊秀,疇敢當之?」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師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能1>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2>偈3>之側寫一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注解〕 (1) 能:慧能(西元6...
上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上座,比較受尊敬的席位。唐.杜甫〈後出塞〉詩五首之一:「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元史.卷一三四.列傳.也先不花列傳》:「朝會燕饗,使居上列。」
小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微小的事物。戰國.楚.宋玉〈小言賦〉:「能麤而不能細,非妙工也。然則上座者未足明賞。賢人有能為小言賦者,賜之雲夢之田。」
壽星老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被人祝壽的人。如:「壽星老兒請上座,受我們的祝福!」也稱為「壽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