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在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不在朝廷擔任官職,後借指不作官而閒居、不當政。《書經.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明四目,達四聰,末梢頭賢人在位,小人在野,朝綱自治。」
法國大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瑪麗.安東尼結婚。路易是個心地善良而軟弱的人,當革命威脅到來時,他仍試圖與各個階層妥協。結果不僅皇位不保,反而連命也給丟了。1792年路易十六被推翻,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巴士底監獄、路易十六。英文關鍵字:Bastille、Louis XVI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244。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
辛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文辭、言語尖銳,刺激性強。如:「這篇文章措辭辛辣,批評時政,毫不保留。」
人心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心思難以探測。《二刻拍案驚奇》卷二○:「看官你道賺去商家物事的,卻是那個?真個是人心難測,海水難量。原來就是賈廉訪。」《鏡花緣》第二五回:「宮娥面前,凡有言談,亦須仔細。誠恐人心難測,一經疏忽,性命不保。」也作「人心莫測」。
道同志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煉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據天主教教義,人在世間所犯的罪過,死後亡靈在升入天堂之前,須先經過煉獄。而在世信徒可藉祈禱、施捨、禁食、獻祭等援救煉獄中的亡靈。
2.比喻受苦難的地方。如:「非洲的落後地區,簡直像人間煉獄。」
顧後瞻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前後觀看。語出唐.李商隱〈為李郎中祭舅竇端州文〉:「塞遠城迥,河窮路絕,顧後瞻前,形孤影孑。」後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全。《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後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也作「瞻前顧後」。
保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保證「獎金」的最低標準。如:「獎金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才是正確的作法。」
栩栩欲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栩栩如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莊子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地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齊物論〉中,莊子說他曾經作了一個夢,在夢中他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自快得意地四處飛舞,完全忘了自己是一個人。直到清醒過來,莊子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是莊周,而不是蝴蝶。因為夢中蝴蝶是如此地「栩栩如生」,所以莊子感到好奇,到底是莊周作夢化為蝴蝶,或是蝴蝶作夢化為莊周?後來「栩栩如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
置若勿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聽了大怒,下令將郭正域關起來,並免去他的官職。其他大臣見他命將不保,趕緊去向沈一貫說情,沈一貫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機。經歷了這場事,郭正域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邊的許多人卻受到牽連,自己也被罷官還籍,最後死於家鄉。朱國幀在他的書中提到這件事,認為沈一貫只因宿怨,對不利於郭正域的密報「置若罔聞」,不加理會,甚至順水推舟,讓這件事擴大,連累許多無辜的人。後來「置若罔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