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2 ms
共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而無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死了也不怨恨後悔。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一折:「與皇家,出氣力,使殺我也死而無怨。」《三國演義》第四六回:「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死而無怨。」也作「死而不悔」、「死而無悔」。
|
暗箭中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箭傷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炎《邇言.卷六》1>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2>,以其掩人所不備也。兩軍對壘,克日乃戰,鳴鏑交馳,負不怨勝。罪不在人,責在己也。故君子之於人,與其陰傾,不如顯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隱公十一年》、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三○》。
(2) 次骨:次,至也。次骨,至骨。比喻對於某件事情的感受非常深刻。 〔參考資料〕 ■《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
|
六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隋、唐之後,中央政權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總稱。《明史.卷二○二.孫應奎傳》:「私比黨與,勢侵六官,氣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憤。」
|
鑠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口鑠金」之典源,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二十四年.鍾1>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鍾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2>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3>,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4>好,鮮5>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6>,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鍾:通「鐘」。
(2) 樂:贊成。
(3)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
|
阨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阨窮苦。《孟子.公孫丑上》:「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宋.陸游〈書憤〉詩:「阨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
觀止之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嘆為觀止」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見叔孫穆子,說之。謂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擇人。吾聞君子務在擇人。吾子為魯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舉,何以堪之?禍必及子!」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見舞〈韶箾〉1>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2>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3>以加於此矣,觀止4>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注解〕
(1) 〈韶箾〉:音ㄕㄠˊ ㄕㄨㄛˋ,舜所制的樂曲,亦稱為「簫韶」。
(2) 幬:音ㄉㄠˋ,覆蓋。
(3) 蔑:音ㄇ|ㄝˋ,無、沒有。
...
|
群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口鑠金」之典源,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二十四年.鍾1>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鍾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2>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3>,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4>好,鮮5>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6>,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鍾:通「鐘」。
(2) 樂:贊成。
(3)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
|
一介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絲不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
繁刑重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苛雜的刑罰和沉重的稅賦。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七齣:「況邊庭黷武連年,繁刑重斂誰不怨。」也作「繁刑重賦」。
|
始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立的基業。《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見叔孫穆子……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勤而不怨矣。』」《文選.干寶.晉紀總論》:「故自后稷之始基靜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