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58 ms
共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腹笥甚儉 相反 無所不知、學貫天人、腹笥便便 例句 他自以為聰明無比,其實不過是個不辨菽麥的傻瓜。
|
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痴傻。如:「憨痴」、「憨笑」。
|
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呆傻的。如:「痴呆」、「愚痴」、「痴人說夢」。
|
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笨傻、不聰明。如:「愚笨」、「愚昧無知」。《論語.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唐.白居易〈新樂府.澗底松〉:「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
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痴愚、笨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
聰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傻瓜、愚笨、愚蠢、拙笨、笨拙、魯鈍
|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顯赫,在現實中,還不如擁有一個「某」來得實際。「少年若無一遍戇,路邊哪有『有應公』」「戇」,台語「傻」的意思。這是描述羅漢腳單身渡臺而生悲劇的俗諺,意謂若不是那些「戇少年」為了到臺灣開拓事業,以致因船難、疾病或械鬥而客死異地,路邊哪來這麼多「有應公」供人膜拜。「有應公」指的是那些無人奉祀的亡者,一些民間善士會將曝屍荒野的羅漢腳遺骨收屍埋葬,立廟祭祀,便成了「有應公」廟。「乞食伴羅漢」、「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死無人哭」這些俗語指的都是「羅漢腳」的身世命運。有路可以走,但無家可回;生病了無藥治療,死了無草席裹...
|
痴人說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作痴人前說夢,意指對傻子說夢話,多生誤會。後轉為痴人說夢,比喻愚者所說的不合實際之空談。《封神演義》第五三回:「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痴人說夢。」《鏡花緣》第一八回:「甚至此書一出,群書皆廢,何至如此?可謂痴人說夢。」也作「痴兒說夢」。
|
親痛仇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因行為失當,而使親人痛心,仇人稱快。參見「親者痛,仇者快」條。如:「你辛苦了這麼久,才有今天的局面,千萬不要做出親痛仇快的傻事。」
|
兔子不吃窩邊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兔子不吃自己窩旁的草,以保護自己不被敵人發現。比喻不在鄉里作惡或不侵犯周圍人的利益。如:「有道是:『兔子不吃窩邊草』,我不會傻到去打我老爹的主意。」也作「兔兒不喫窠邊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