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及鋒而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萬人給他,楚軍及諸侯中傾向他於的幾萬人也跟隨了去。但到達南鄭時,隨身的將領及士兵很多都逃走了,因為兵士大部為山東人都想東歸。這時韓信便向劉邦說:「項羽諸將有功的都封王,你卻被派居南鄭,是被貶謫了。兵士們都是山東人,他們日夜想回東方的故鄉,應該趁著這股銳氣,利用他們攻回去,如此可以成大功 (原文是: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要不然等到局面定後,人人都想要安寧,就不能再用了。我看不如舉兵東下和項王爭奪政權吧!」劉邦聽從了韓信的話,舉兵偷襲項羽,終於...
散兵游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逃散無統屬的兵士。後借指不屬於團體,而獨自行動的人。如:「舊時地方為了保衛鄉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護衛鄉里。」
旋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畏縮退後。唐.張說〈為魏元忠作祭石嶺戰亡兵士文〉:「嗟爾戰夫,烈烈忠勇,奮不顧命,志無旋踵。」
士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士。《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病創臥,張良彊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披堅執銳,臨難不顧,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
兵疲馬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士疲憊,馬匹乏困。形容久戰之後軍隊疲困的樣子。如:「剛經過一場大戰,兵疲馬困之際,我不主張再打。」
逆行倒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名義,帶領吳兵攻打楚國,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說:「你雖是為了報父兄之仇,但也做得太過分了,難道你忘了也曾是楚國的臣子嗎?」伍子胥也託那人轉告申包胥,說:「我有生之年報不了仇,就像太陽快下山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怕等不及了,所以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伍子胥以「倒行而逆施之」說自己不按情理行事,後來「倒行逆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
潑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灑水。如:「掃地前,他先潑水,以免灰塵飛揚。」宋.蘇軾〈雪後書北臺壁〉詩二首之一:「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三國演義》第五九回:「風起之後,驅兵士運土潑水,比及天明,土城已就。」
不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槍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持槍的兵士。《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東路槍手,自至和初立為土丁之額。」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制は、天皇とその官僚による一元的な支配を志向しており、民衆に対しては編戸制・班田制・租庸調制・軍団兵士制などの支配が行われた。8世紀前半は、律令制強化への動きが積極的に展開しており、三世一身法・墾田永年私財法などの農地拡大政策もこうした律令制強化の一環だった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しかし、8世紀後半に入ると、百姓階層の分化が始まり、百姓の逃亡が増加するなど、律令支配の転換を迫る状況が生じていった。また、新羅を蕃国とし、東北地方の蝦夷・南九州の隼人を化外民とする中華意識が高まり、日本は、新羅へ朝貢を要求するとともに、蝦夷・隼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