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一三.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雍正四年,世宗以浙人查嗣庭、汪景祺詩文悖逆,風氣惡薄,停止浙江士子鄉會試。六年,經李衛、王國棟、王蘭生等奏稱:兩浙人士,省愆1>悔過,士風丕變,諭準照舊應試。前後三年,澆漓2>盡革,況今涵濡3>聖澤幾二百年,宜風氣蒸蒸日上也。 〔注解〕 (1) 省愆:音ㄒ|ㄥˇ ㄑ|ㄢ,反省過失。愆,過錯。 (2) 澆漓:人情、風俗淡薄。 (3) 涵濡:比喻承受德澤之浸漬潤澤。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晉.陸雲〈與兄平原書〉:「前後讀兄文,一再過,便上口語。」《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傳三.何紹基傳》:「初學顏真卿,遍臨漢、魏各碑至千百過。」
川流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熙來攘往反義:稀稀落落辨似: 川,音ㄔㄨㄢ。河川。不可寫作「穿」。 「川流不息」及「絡繹不絕」都有連續不斷的意思。 「川流不息」側重如川水流動般連續不斷,沒有間隙;「絡繹不絕」側重於前後相連不斷,一個接著一個。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 辨似例句 ○ ㄨ 今天想寫作的心情特別強,腦筋裡的靈感如~般地浮現。 ㄨ ○ 今天來朝山拜廟的善男信女~於山道。
禁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元帝鎮守建康時,食物缺乏,每得一豚便視為珍品,豬脖子上的肉尤為精美,群臣不敢食而薦於帝,當時稱為「禁臠」,指帝王所鍾愛者。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用於比喻私自享有,不許他人染指的東西。唐.杜甫〈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前後百卷文,枕籍皆禁臠。」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據《法書要錄.卷一》引)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爾!昔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1>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2>,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屈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 〔注解〕 (1) 翼:即宋翼。西晉人,生卒年不詳,書法家鍾繇的弟子。也是有名的書法家。 (2) 潛心改跡:專心改變自己的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國家,國號燕。前後分別有前燕、後燕、西燕、南燕。此外尚有漢人馮跋所建立的北燕。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丘逢甲〈南園感事詩序〉:「前後在事諸子,暇輒為詩鐘之會……而與會者皆興高采烈,以為此樂不減古人。」
迥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相異。[例]前後兩次的實驗結果迥異,因此我們正在尋找問題的癥結。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一○齣:「我淳于棼人才本領,不讓於人,到今三十前後,名不成,婚不就,家徒四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