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融合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內容融合在一起,在找出共同的主題,最後將主題、學習內容重新設計成新的課程。融合課程的優點在於可以協助學習者,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學習到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但課程設計者能否有效把關的學科知識銜接整合,是融合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融合課程英文關鍵字:fused curriculum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74-175,臺北市: 高等教育。融合課程(Fusion Curriculum)又稱為合科課程,是將部分有相關的科目統合成一個範疇較廣的新科目,增強科目之...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而接納自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以培養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性別平等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上,則應協助學生認知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破除性別偏見、歧視與刻板化印象;除教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團體,尋求社會資源,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並且引導學生探究性別權益相關議題,進一步批判社會所建構的性別不平等現象,尋求突破之道,以促進各族群的和諧共處。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整體課程綱要係以「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作為三項核心能力,並以此建構各階段之能力指標。其基本意涵分別解釋如下:性別的自我瞭解...
成就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學生學習情形的測驗方式,以便選擇最適合學生程度教材和教法。在輔導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成就測驗結果,幫助學生選課、選組等升學輔導工作。在行政上,教師可利用測驗結果來做分班依據。 編製過程1. 確定測驗目的2. 設計雙向細目表3. 選擇題型和編擬試題4. 預試與評鑑5. 編輯測驗6. 建立信度、效度與常模 標準化成就測驗特徵1. 高品質的試題:題目是由教師及專家共同編擬,並在試題分析後,再從中選擇適當的難度與鑑別度。2. 實施與計分的指導說明:使不同使用者有一致的實施程序。3. 解釋分數的常模,讓使用者能知道測驗分數在團體中...
行為主義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心理活動,所以評量也是看個人外顯可觀察可量化的行為。操作制約就是指透過刺激反應的聯結與增強作用,協助學習者的習得對他有用的行為。顯然,學習與教學的差別,在於有無增強的情境。行為觀點在教學的具體應用就是編序教學,唯在六○年代中期式微。稍後的電腦輔助教學也是行為取向。史金納的主張於四○、五○年代達高峰,但至七○年代為認知取向所取代。然行為取向對教學設計的影響,如起點行為、行為目標的撰寫、表現評估的發展,及對教學歷程的量化評量迄今仍然存在。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為主義取向英文關鍵字:Behavioral approach 參...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nting)、引起注意(alerting)的功能。因此,在教學前提出「前導組織體」主要的目的在於協助學生注意到教材的知識架構,並且利用此知識架構使接續的學習更為順利(徐毓慧,2002)。 「前導組織體」的撰寫與呈現方式(引自謝繼仁,2004)  Ausubel(1968)為讓學習者能掌握「前導組織體」的真諦,曾指出「前導組織體」在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概述」或「摘要」。「前導組織體」須以高層概念的形式表現;而概述只是將內容濃縮,在概念層次上使與內容本身相平行的。至於「摘要」在結構上與「內容」概述很類似,只是「摘要」在...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破舊有教師獨立教學的文化,而使教學交流、小組學習等運用在教師組織中,藉由幫助教師提升自我而達到幫助學生的實質成效,茲將學者對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論述意涵整理如下:孫志麟(2004)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教師和校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基於平等互惠、民主開放的原則,進行專業對話,實踐批判反思、教學、改進與研究,並促使全體教師一起發展。林劭仁(2006)闡述,其內涵為在師資培育機構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在於引發教授、教師、學生及行政人員的自我學習動力與潛能,並藉此提升其專業自主的能力。而教育部則在2010(教育部,20...
E化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稱之為:PlATO,在1960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完成建置。伴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電腦的輔助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功能逐漸精緻化,逐步推廣到世界各地,多樣電腦輔助學習系統持續被開發出來,結合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e化學習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教育理念與措施。學生學習多樣化、彈性化、自主化是e化學習的重要特色,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學習型態、學習內容與學習時間,重複學習,並可依照自己的進度去學習,適合高等教育及終身學習的推動。在規劃設計e化學習的時...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權教育課程的目標即是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與「經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與過程,協助學生澄清價值與觀念,尊重人性尊嚴的價值體系,並於生活中實踐維護與保障人權。具體而言,人權教育著重在認知、情意與行為三方面,讓學生對人權有一恆久、正向且一致的態度取向,將人權內化為普通常識與生活習慣,課程目標為:認知層面: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情意層面: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行為層面: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力。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
精緻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有了意義,也就不再是武斷的關係了。 結論  精緻化的訊息較易於瞭解和記憶。老師可以應用這個原則來幫助學生理解所要教的課。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想一想各觀念之間有什麼關聯,或者想一想新概念與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關係。例如,許多年前美國將德州和加州併入美國。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從墨西哥人的觀點來思考,或要求學生將這些事件比擬為一個朋友借了腳踏車卻不歸還。這樣做的話,可以幫助學生瞭解美國對德州和加州的併吞。在討論一篇故事或小說時,老師也可以屢次請學生停下來想像:...
教訓輔三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需達成的具體目標有五點:一是建立有效的輔導體制。二是增進輔導組織機能。三是建立學校輔導網路。四是協助學生適性發展。五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輔導新體制:教訓輔三合一的目標各級學校推動「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的主要訴求是建構校內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的最佳互動模式,引進三級預防輔導工作理念,培養老師具有教、訓、輔統整觀念與能力,並配合學校行政組織的彈性調整,結合社區網路資源,激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之志願,為學生規建一個更綿密周延的輔導機制。建構輔導的新體制,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應達成五項目標:適性發展、健全人格、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