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09.17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所視,手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禮記.大學》:「目所視,手所指,其嚴乎!」比喻一個人的言行,均受到眾人的監視注意,不可不慎。宋.陸九淵〈與嚴泰伯〉三首之一:「古人謂戒謹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目所視,手所指,庸敢有戲論乎?」《歧路燈》第二一回:「這譚紹聞也覺得今日目所視,手所指,心中老大的不安。」
室之邑,必有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儘管只有來家的小地方,裡面也必有講忠信的人。語出《論語.公冶長》:「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比喻到處有賢人。《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後取士,是呂尚、周晉不顯於前世也。」《三國演義》第三五回:「豈不聞孔子云:『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萬火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緊急。如:「看主管剛才的模樣,公司那邊的情況似乎已萬火急!」也作「萬火速」。
臺上三分鐘,臺下年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上三分鐘的精彩表演,是臺下年苦練所換來的結果。例:臺上三分鐘,臺下年功,佢兜辛苦了恁多年,就係為著今晡日个表演。(臺上三分鐘,臺下年功,他們辛苦了這麼多年,就為了今天的表演。)
而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為政》:「吾有五而志于學,三而立,四而不惑。」三歲始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耆卿,比及你在花街裡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可不道三而立!」
男子項全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項全能屬於田徑運動項目,其個項目分別為:一百公尺、跳遠、推鉛球、跳高、四百公尺、一百一公尺跨欄、擲鐵餅、撐竿跳高、擲標槍和一千五百公尺。男子項全能比賽必須在連續兩天內依順序完成比賽,其賽程為:
  第一天:一百公尺、跳遠、推鉛球、跳高和四百公尺。
  第二天:一百一公尺跨欄、擲鐵餅、撐竿跳高、擲標槍和一千五百公尺。
  男子項全能比賽的勝負是以積分總和高低來決定;將選手各項成績轉變成積分,並以分數總和最高者為優勝。一九一二年奧運會時,開始列入男子項全能的比賽,初期只列名次,未計分數;至一九二二年開始才列有世界紀錄。項全能運動之項目至今雖未改...
一個錢打二四個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一個銅錢用繩子結二四個結。比喻人精打細算,吝於錢財。如:「像他這種人,一個錢打二四個結,想吃他一頓?門兒都沒有!」
君子報仇,年不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雪恨必須掌握有利的時機。如:「所謂『君子報仇,年不晚』,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二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將三藏依體裁和內容分成二類。即一、修多羅(契經),指經典中散文體的經文;二、祇夜(應頌),指經典中以詩頌的型式重複前面散文體內容的經文;三、和伽羅那(授記),指帶有預言性質的經文;四、伽陀(偈頌),指詩頌體的經文;五、優陀那(無問自說),指佛自宣說的經文;六、尼陀那(因緣),指記述佛說此經因緣的經文;七、阿婆陀那(譬喻),指譬喻形式的經文;八、伊提目多伽(本事),指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九、闍陀伽(本生),指佛說過去世因緣的經文;、毗佛略(方等),指佛說方正廣大的經文;一、阿浮陀達磨(未曾有),指記載佛陀顯現神通的經文;二、優婆提舍(論議),指廣釋佛語的經典。《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何故但立二分教,不增、不滅?」也稱為「二部經」。
五個吊桶打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七上八落。比喻心情忐忑不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心上正如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沒奈何,迍迍行去。」也作「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