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願多用點時間走正道,也不要冒險走捷徑。形容人謹慎穩當,不願貪小便宜。《三俠五義》第一一○回:「偺們與其涉險,莫若繞遠。俗語說的好:『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
十里長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送別的地方。古時於路旁,每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長亭常為人們送別的地方。宋.蘇軾〈送孔郎中赴陝郊〉詩:「十里長亭聞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
|
以一當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以寡敵眾,奮勇作戰。《三國演義》第九九回:「今魏兵來追,必然死戰,汝等須以一當十,吾以伏兵截其後。」也作「以一擊十」、「用一當十」。
|
管他三七二十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理會、不管如何。如:「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說!」
|
一饋十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一頓飯要站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淮南子.氾論》:「禹之時,以五音聽治,……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髮,以勞天下之民。」
|
十八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對於現象的分類,也就是現象的十八個範疇。認識的對象有六類,即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相對於對象的認識官能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謂之六根。認識作用也有六種,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謂之六識。共成十八類。《大智度論》卷三○:「於五眾、十八界、十二入、六種十二因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
|
一傳十,十傳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消息輾轉相傳,散布得很快。《孽海花》第一六回:「自從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彩鳳隨鴉,不免紛紛議論,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魯翠、波兒麻等一班黨人耳中。」
|
初一十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每月的第一天與第十五天,民間視為祭神祈福的日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每到初一十五,即盛飾往謁神君。」
|
十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閱讀的速度很快。《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傳.河南王孝瑜傳》:「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
|
十寒一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一暴十寒」。見「一暴十寒」條。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