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同意的應答聲。如:「連連稱諾」。《論語.陽貨》:「諾,吾將仕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韓非子.喻老》載,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那可不是隻平凡的鳥,他雖然不飛,要飛一定沖上高空;目前雖然沒叫,要叫一定震驚天下,你寬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鳴驚人」,用來比喻平時沒沒無聞,突然有驚人...
以德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及成人……每欲以德報怨。常謂:『忠孝信義,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細直,士之浮飾,不足為務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黃榦〈復黃會卿書〉(據《黃勉齋文集.卷四》引)一二年來,於《中庸》之旨,玩之殊有味。此乃子思子於其家學中備見本末源流,作為此書,盡發聖賢底蘊,雖非初學所能盡曉,而亦初學所不可不知。始之以戒懼謹獨,次之以智仁勇之三德,終之以誠之一字。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閒1>,此意便在。初學豈可不以孜孜奉持?則天之所以予我者,便已渾然在此矣。然後加講學力行之功,以盡其所謂智仁勇者,則理之渾然者,又燦然各有著落,而無毫釐之差矣。於是又進其所謂誠者,亦不過講學力行,而實用其力焉,則天理流行無少閒斷矣。 〔注解〕 (1) 閒:音ㄐ|ㄢ,同「間」。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等,門下食客多至三千人。秦國已很強大,自已又權傾當朝,怎可不如人家。於是,他也以優厚的待遇,招集了三千食客。當時,人才很多,學術思想很發達,諸子百家都著書立論,因此名滿天下。呂不韋也想藉此揚名,但他是個商人出身,並沒有什麼學問,怎樣可以著書立論呢?於是他就想到利用那一大批在他家裡吃了飯沒有事做的食客們。要求他們各展所長,收集資料,從事編寫。結果編成了一部二十餘萬言的巨著,內容包括歷史、地理、傳記等。共分八覽、六論、十二紀,計二十六卷,書名叫做「呂氏春秋」,又叫「呂覽」,至於作者...
疊床架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床上疊床,屋下架屋。語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以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學,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比喻重複累贅。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言事.答顧研麓》:「如敬再作,是疊床架屋,深可不必,裁之裁之!」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1>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2>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3>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4>,倚柱,怒髮上衝冠5>,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
禮尚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曲禮上》太上1>貴德,其次2>務施報,禮尚3>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注解〕 (1) 太上:上古時代,指三皇五帝之時代。 (2) 其次:指三王之世。 (3) 尚:注重,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賠罪、認錯。如:「謝罪」。《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