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30.6215 ms
共 5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解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明某事的原因、理由。《三國演義》第四○回:「吾父棄世,吾兄現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新野。汝等立我為主,倘兄與叔興兵問罪,如何解釋?」《紅樓夢》第八回:「先聞得說字、問包子等處,也還可不必起來;後來摔了茶鍾,動了氣,遂連忙起來解釋勸阻。」
|
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騙。[例]別盡說瞎話矇人,我可不是傻瓜。
|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陛下因為嗇夫能言善道就越級升遷,恐怕天下人競相仿效,賣弄口舌,重蹈秦朝覆轍,所以君王一切的動作處置不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沒有繁複的辭令,如果令他們像中原人一樣話多不止,即使衣冠華美,又有何用?」後來「喋喋不休」這句成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話多,沒完沒了。
|
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治理。《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齊懷王劉閎傳》:「保國乂民,可不敬與!」唐.韓愈〈爭臣論〉:「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
無地自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說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願公子忘之也。且矯1>魏王2>令,奪晉鄙3>兵以救趙4>,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 〔注解〕
(1) 矯:詐稱、假託。
(2) 魏王:指魏安釐王。魏,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3) 晉鄙: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安釐王時將軍。
(4)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
|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陸粲〈陳馬房事宜疏〉:「是以徵收子粒則刻剝佃戶,收納料草則勒搬掯商人。虛增妄報,百計侵漁,其源皆起於此。……。然當積弊大之餘,而為改弦易轍之舉,立法不可不嚴,慮患不可不至。」
|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史.卷四五二.忠義列傳七.高敏》:「兵家之事,聲東擊西,環慶嘗破白豹、金湯,結釁已深,不可不備。」
|
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愛、溺愛。如:「寵愛」、「小孩兒可不能太寵。」
|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無如之何注音︰ㄨˊ ㄖㄨˊ ㄓ ㄏㄜˊ漢語拼音︰wú rú zhī hé釋義︰猶「無可奈何」。見「無可奈何」條。
01.《禮記.大學》:「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
02.明.葉盛〈陸放翁家訓〉:「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 參考詞語︰為之奈何注音︰ㄨㄟˋ ㄓ ㄋㄞˋ ㄏㄜˊ漢語拼音︰wèi zhī nài hé釋義︰為此當如何?見「無可奈何」條。
01.《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寡人之過,一至此乎!為之奈何?」
02.明.周履靖《錦箋記.協計》:「有意了,只不肯如此,為之奈何?」 參考詞語︰如之奈何注音︰ㄖㄨˊ ㄓ ㄋㄞ...
|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敦煌變文集.卷五.伍子胥變文》:「王乃面慚失色,羞見群臣:『國相,可不聞道,成謀不說,覆水難收;事已〔如〕斯,勿復重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