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鬱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愁悶不舒暢。《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曰:「雖在大州,未見異才可用釋人鬱悶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管亥分兵四面圍城,孔融心中鬱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
美中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一門未入,只這一州未歸掌握,杖擊折翼,這是美中不足。明明報老爺止可作折臂三公,若過此一門,則貴不可言矣。 〔注解〕 (1) 甓:音ㄆ|ˋ,磚塊。 (2) 九門:神話中的九道天門。 (3) 九郡:指九州,古時分天下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九州。 (4) 翼:翅膀。 (5) 際會風雲:比喻才士賢臣為時所用。見「風雲際會」。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欲說信令背漢,乃先微感信曰:「僕嘗受人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而不可言。」信曰:「何謂也?」通因請間,曰:「天下初作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襲,飄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3《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朕既不明,變異數見,歲比不登,食廩空虛,百姓飢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並興,群職曠廢,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2、「失所」:#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據《文選.卷二九.詩》引)1>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
言而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講信用。[例]做生意講究信用,千萬不可言而無信。
拜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候、探望。《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既有這等高賢,我們為何不去拜訪?」
八字還沒一撇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尚無眉目。此語說法來源有四:一、《續傳燈錄.卷二九.太平懃禪師法嗣》:「東鄰田舍翁,隨例得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二、《通俗編.數目》:「朱子〈與劉子澄〉書『聖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卻何外狂走耳。』按:今有『八字不見一撇』之諺,似又因於此語。」三、或以為八字連首撇都尚未成筆,那有八字一事(當指婚姻之事)可言。四、亦有以為八字筆畫極簡,連撇筆都未見,正可喻事情連點影兒都沒有。
冷暖自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水的冷暖,飲用者自己才知道。語本《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二:「如飲水者,冷熱自知,尚不可為不飲人說,況如來境耶?」佛教禪宗比喻證悟的境界,不可言傳。《景德傳燈錄.卷四.袁州蒙山道明禪師》:「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後引喻對道理體會的深淺,全在自己本身的體驗。宋.蘇軾〈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詩:「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知。」
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例]自由是幸福的基礎,不自由,即無快樂與幸福可言
百無一用是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讀書人一無所長,毫無才能可言。本為抒發內心抑鬱不平之氣,後來泛指自謙自嘲或文人志大才疏的意思。清.黃景仁〈雜感〉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存或殺戮、給予或剝奪,指握有別人生命財產切身相關的大權。如:「在專制政權下,執政者掌生殺予奪之權,老百姓毫無個人的自由權利可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