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有餡的煎餅。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州橋夜市》:「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豬臟之類。」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葷素從食店》:「沿街巷陌盤賣點心:饅頭、炊餅及糖蜜酥皮燒餅、夾子、薄脆。」
倚玉偎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近女性。形容與女性有親熱暱愛的舉動。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而富貴之家,如天降瑞雪,則開筵飲宴,塑雪獅,裝雪山,以會親朋,淺斟低唱,倚玉偎香。」《西遊記》第六四回:「那女子陪著笑,挨至身邊,翠袖中取出一個蜜合綾汗巾來,與他揩淚道:『佳客勿得煩惱。我與你倚玉偎香,耍子去來。』」也作「偎香倚玉」。
店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店作門市交易的地方。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茶肆》:「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面。」《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看那集上人煙稠密,店面雖不多,兩邊擺地攤售賣農家器具及鄉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
臘八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臘八日時,用雜米豆果所煮成的稀飯。起源於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成道,因此佛教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後通行於民間。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十二月》:「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也稱為「佛粥」、「福德粥」、「福壽粥」。
團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體拜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唱名》:「就豐豫樓開鹿鳴宴,同年人俱赴團拜於樓下。」今指過年時大家聚在一起互相賀年。如:「年初四公司將舉行團拜,記得喔!」
蓋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婦女蒙面的頭巾,多用於上街、婚禮或喪禮。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並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女親,以秤或用機杼挑蓋頭,方露花容。」《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五三出》:「蓋頭試待都揭起,春勝也不須留住。天生緣分克定,好一對夫妻。」也稱為「搭面」。
元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肉丸之類的食品。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分茶酒店》:「查蝦魚、水龍蝦魚、蝦元子。」
介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尊卑貴賤通用的頭巾。《隋書.卷一一.禮儀志六》:「幘,尊卑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謂之介幘。」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五.駕宿明堂齋殿行禋祀禮》:「樂工皆裹介幘如籠巾,著緋寬衫,勒帛。」
報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聲音,使人知道已經天亮,通常指禽類的啼鳴或鐘鼓之聲。如:「一聽到公雞報曉,我便起身準備全家人的早餐。」唐.李紳〈憶春日太液池亭候對〉詩:「宮鶯報曉瑞煙開,三島靈禽拂水迴。」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天曉諸人出市》:「每日交四更,諸山寺觀已鳴鐘,菴舍行者頭陀,打鐵板兒或木魚兒沿街報曉,各分地方。」
打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演技藝。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參軍色作語,問小兒班首近前,進口號,雜劇人皆打和畢,樂作,群舞合唱。」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雜劇色打和畢,且謂:『奏罷今年新口號,樂聲驚裂一天雲。』參軍色再致語,勾合大曲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