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梁上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色的穿上衣服後,將兒孫們喊醒,然後聲色俱厲地對兒孫們說:「人,一定要自我勉勵才會有出息,壞人並不是天生就壞,而是染上了壞習慣,才會做出不良的行為!現在你們抬頭看看那位梁上君子吧!」這時,趴在屋梁上的小偷,羞愧地急忙爬下來,叩頭認罪。陳寔說:「我看你的模樣並不是一個壞人,你應該從此學好,別再當小偷了,如此只會讓自己愈來愈貧困。」說完,又讓家人送給他兩匹絹。這件事傳出去後,人們都非常敬佩陳寔。 相反詞正人君子 例句警方呼籲大家注意居家安全,小心門戶,謹防梁上君子光顧。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神無主」的「六神」是指人的六大器官之神。六神無主是指身上所有的神魂都失去了定位,也就是心慌意亂了。這句成語常見於古典小說中,如在《醒世恆言》卷二九,提到明朝濬縣的汪知縣因為知道盧柟是個才子,交遊廣泛,又聽說他家中的園林造景奇特,有心要與他結識,便差人去請盧柟來會面。盧柟天生就恃才傲物,知縣一連請了五六次,他也不理會。知縣見盧柟不肯來,情願自己前去拜訪,差人跟盧柟訂了日子,去賞梅花。然而就在約會的前夕,因為新按院到任,必須前去接待,只好與盧柟改期。但等到知縣事情大致忙完,已是春季桃花盛開之時,又差人去和盧柟再約期見面。但是天下竟有這麼巧的事,就在知縣正要赴約時,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夫人,卻忽然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存在於天地間一切人事物的通稱。如:「天生萬物」。《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黃帝》:「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
地靈人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出的人出生或到過的地方,會成為名勝地區。後多用來指傑出人物,生於靈秀之地。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地靈人傑,自朔野而重光,學府文宗,冠南都而獨秀。」《紅樓夢》第四八回:「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也作「人傑地靈」。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導。(Allan C.Ornstein,2004)  永恆主義教育哲學注重心靈之陶冶與訓練,認為人天生具有認知的能力,不僅與其他動物有著程度上的差異,在種類上亦截然不同,而且唯有人類才擁有高超的智性。由於人類天賦地具有智慧,故能區分善惡,辨別美醜;又由於人有智慧,故有自由,可作善惡之選擇。教育應發展人的理性,藉著智能的訓練以了解宇宙的真理,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任何時代與社會也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使人成為人」。 教育主張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人的本質有共通性,每位學生都應接受相同的教育。知識有共通性,所以每位學生都應該學習基本...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改變技術簡便易行,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會做。雖然難免有挫折,人類的個別差異很大,從「社會平衡論」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點而言,整個社會是常態的,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各安其所。有的人是小柴棒,有的人是大棟樑,小柴棒如何能成為大棟樑?只要適材適所,社會就能平衡,又何必強求?孔子弟子三千,成德達材者不過七十二而已。過去教育重視精英教育,今日教育兼顧英才與通才,責任與壓力加重,因此要善用教育原理方法,相信行為改變技術對今日教育有所裨益。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第二度入宮。 宸妃武昭儀入宮後,受皇上的寵愛,促成王皇后與蕭淑妃結盟,共對武昭儀。永徽四年末,武則天生了一女孩,唐高宗視為掌上明珠。一天,王皇后看望小公主離開後,高宗到武昭儀房間看望嬰兒,發現嬰兒已經死了。昭儀失聲痛哭,責問侍女後,知道王皇后來過,於是高宗認為是皇后幹的。這是王皇后被廢之因,不過有人揣測是皇后離開後,武則天自己扼殺了女兒,栽贓王皇后。是以,高宗曾下詔特封武則天為「宸妃」,以提高武則天的地位。 皇后武則天當上皇后,為控制後宮,消除隱患,殘忍地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初,皇太子仍然是高宗長子燕...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進取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習興趣與效果(三)採用腦力激盪術、發現學習、探究訓練等方法促進思考能力的發展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縱使學習落後,趕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只要不斷有向上求進的意志,在老師提供的學習環境之下,把個人的優勢顯現出來,以致獲得某方面的成就,進而肯定自己的地位與價值。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9%81%A9%E6%80%A7%E6%95%...
枯木逢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山遠公話》(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引)是日遠公1>由2>(猶)如臨崖枯木,再得逢春。亦似鉤錮(溝涸)之魚,蒙放卻歸江海。天生意氣,不與凡同,骨貌神姿,世人之罕有。重聲鐘罄(磬),再舉經題,為眾宣揚。 〔注解〕 (1) 遠公:指釋慧遠(西元334∼416),俗姓賈,東晉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