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天稟、天分、天賦、天性、資質
倒屐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人盡其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淮南子.兵略》:「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以少勝眾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也不會完全相同。不論是西方先哲或是東方先賢先聖都已經指出人與人間個別差異的存在。如柏拉圖就認為人的天賦和後天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個人之間的差異;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想,其中「因才」兩字指出因應個別差異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在科學上。作先對個別差異進行分析的學者,首推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 Binet)和哥達德(H. Goddard),他們在1895年發表〈個別心理學〉一文<奠定個別差異的立論基礎。五年後,第一本探討個別差異的心理學專著《個別差異心理學》於1900年在德國出版,從此,個別差異乃成為心理學領域重要的...
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我們感官經驗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感官經驗衍生而來。康德以為,假使這些思想不是感官經驗的結果,就必定是天賦的思考範疇,天賦的心理官能被置於我們的感官經驗之上,賦予感官經驗結構和意義;康德認為有十二種的天賦官能使我們對物理世界的經驗能產生意義,譬如統一性、整體性、真實性、存在、必然性、相互性和因果概念等。 結論照康德的說法,我們能意識體驗到的事物,同時受到後天感官經驗和
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性,天賦的性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張大名喚張乘運,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紅樓夢》第五回:「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生情怪譎。」
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哲學上指萬物的秉性天賦。《易經.乾卦.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唐.孔穎達.正義:「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
義務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切斷了個人理性與權威之間的聯繫。他雖沒有拋棄對上帝的信仰,可是卻主張,個人應該以天賦的邏輯運用能力和道德直觀,取代對宗教或政治權威的順從。在社會哲學方面,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為自由主義的個體論鋪好了路。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義務倫理學英文關鍵字:deontology ethics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09-110,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良知良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善性知能。《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第五級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vel 1)是高度才能的個人(highly capable individual):能運用個人天賦、知識、技能和良好工作習慣,產生有建設性的貢獻:第二級(level 2)是有貢獻的團隊成員(contributing team member):能夠貢獻個人能力,達成組織目標,並且有效地與他人合作工作;第三級(level 3)是勝任愉快的經理人(competent manager):能組織人力和資源,有效率地和有效能地達成預定的目標;第四級(level 4)是有效的領導者(effective leader):激勵部屬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