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寒而慄」原作「不寒而栗」。據《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載,義縱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官吏,他執法嚴厲,殺人無數,被司馬遷列為「酷吏」。義縱的姊姊是個醫生,她治好了太后的病,得到太后的寵幸,義縱也從此踏上仕途。因為義縱執法不講情面,替朝廷鏟除了不少地方勢力,所以獲得賞識,官運一帆風順。義縱擔任南陽太守時,都尉寧成掌握關稅大權,所以為所欲為,沒人敢得罪他。義縱知道寧成的惡行後,就決定從此人開始好好整治南陽。寧成也知道義縱的手段強硬,不想得罪他,於是在義縱上任之時,帶領眾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義縱知道寧成只是想要拉攏自己,就對他不理不睬。上任之後,義縱著手收集寧成犯罪的證據,逮捕寧成,將他家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窮究、追究。如:「窮原竟委」。《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唐.顏師古.注:「竟,窮竟其事也。」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陶或金屬製成可供盛物、汲水或烹煮用的容器。如:「茶罐」、「藥罐」、「醋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帝預敕左右毀缾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三○五.宦官列傳二.馮保》:「慈聖太后遇帝嚴。保倚太后勢,數挾持帝,帝甚畏之。時與小內豎戲,見保入,輒正襟危坐曰:『大伴來矣!』」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從東晉大臣謝安病死後,晉孝武帝便將大權交給他的弟弟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由司馬道子與其子司馬元顯把持朝政。司馬元顯是司馬道子的長子,因家世顯赫,周圍的人對司馬元顯極盡奉承巴結之能事,讓司馬元顯自以為是一代英傑,無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輔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劉氏是會稽王夫人,所以讓他享有高官厚祿,使司馬元顯更是目中無人。太皇太后駕崩時,孝武帝召司馬道子入宮,司馬元顯認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聲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懾於司馬元顯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來「德高望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德隆望重」演變而出,用來指品德高尚,極有聲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偵察、探察。《說文解字.人部》:「候,司望也。」《呂氏春秋.慎大覽.貴因》:「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漢.高誘.注:「候,視也。」《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獻中使用「汗出沾背」來形容...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用敢布其腹心,為此不情之請。可否俟防務稍鬆,再行回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