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文不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錢不值」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夏,丞相取燕王女為夫人,有太后詔,召列侯宗室皆往賀。魏其侯過灌夫,欲與俱。夫謝曰:「夫數以酒失得過丞相,丞相今者又與夫有郤。」魏其曰:「事已解。」彊與俱。飲酒酣,武安起為壽,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灌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時武安不肯。行酒1>次至臨汝侯,臨汝侯方與程不識耳語,又不避席2>。夫3>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4>程不識不直5>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6>女兒呫囁7>耳語!」武安謂灌夫曰:「程李俱東西宮衛尉,今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吐口水。有輕視、鄙棄的意思。如:「唾罵」、「唾棄」。《戰國策.趙策四》:「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萬歲,即掖6>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注解〕 (1) 策:謀劃、策劃。 (2) 太尉: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隋唐後實行三省制,太尉成為一種贈官。明初廢除,後不復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被丞相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另眼看待」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後代通行的用法為「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被用來形容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目,動物的視覺器官。如:「眼睛」、「濃眉大眼」。《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2) 稽留:耽擱、延滯。
門當戶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王。曹丕封王時,為夫人,稱帝後,為貴嬪。後因爭寵,害死甄后,立為皇后,收明帝為養子。明帝立,尊為皇太后。後明帝得知其生母甄后死因,怒而殺之。諡文德。 (2) 外親:指母親或妻子娘家的親屬。 (3) 敕:告誡、命令。 (4) 彊:音ㄑ|ㄤˇ。迫使、使用強力。同「強」。
遮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蔽、掩飾、阻擋。如:「遮蔽光線」、「遮蔽視線」。《三國演義》第二回:「遂皆以金珠玩好結搆何進弟何苗、并其母舞陽君,令早晚入何太后處,善言遮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可為吾等築一堵短壁兒,在堂子前遮蔽遮蔽。」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反背叛,罪惡重大。或行為嚴重違反常理。《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宣言司馬師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詔,令盡起淮南軍馬,仗義討賊。」《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他們膽敢出賣這些大逆不道的書,這等書店就該重辦。」也作「大逆無道」。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孝王:梁孝王劉武(?∼西元前139),文帝第四子,景帝同母弟,封代王,後徙為淮陽王、梁王。竇太后愛之,賞賜不勝道,富可敵國。景帝廢栗太子,竇太后欲以孝王為嗣,袁盎等臣反之。孝王心有怨懟,遣人刺殺袁盎等未果。竇太后向景帝說情,始免其罪。後景帝益疏遠之,歸國病逝,謚孝王。 (5) 安國:韓安國(?∼西元前127),字長孺,西漢成安人。事梁孝王為中大夫,景帝時吳、楚反,敗吳兵。武帝時官至御史大夫、衛尉。後匈奴入侵,安國以材官將軍屯漁陽,兵敗,嘔血而死。 (6) 張羽:西漢人,生卒年不詳,梁孝王劉武之將。七國之亂,與韓安國拒吳軍於東界,羽力戰,吳軍不得過梁。 (7) 扞:音ㄏㄢˋ,保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