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意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來寄託情趣或打發時間的事物。如唱戲、打牌、耍雜技等。如:「他退休後閒居無事,打算找些玩意兒打發時間。」也作「玩藝兒」、「頑意兒」。
新派武俠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柏楊)的那幾部都禁了,還有一些文字獄,所以只有寫古代的比較安全,逃到武俠的世界去,在那裏找到精神寄託。那時,甚至連金庸的武俠小說也不准進入臺灣,是禁書,他被視爲左派背景。在臺灣最早寫武俠小說的,都是一些老兵,以前念過一點書,比較出名的有諸葛青雲、臥龍生、獨孤紅、柳殘陽等等,晚一點的則有古龍代表。 流派特色:這些所謂「新派武俠小說」跟舊派不同的,是寫私人恩怨比較多,把私人恩怨帶到一個大環境裏,有些甚至連歷史背景也沒有了。當然,金庸和梁羽生除外,金庸和梁羽生是介乎新舊派之間的人物,有開創和領導的作用。在五○年代之後,新派...
幾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看到並相信世界上的美與善,卻也同時反應了現代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容易在他的故事找到一個映照和寄託。於1998年首度在台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裏的秘密》、《微笑的魚》,獲頒年度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民生報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獲選為1999年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並興起台灣繪本創作風潮。其作品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暢銷全球,其作品也被改編成舞臺劇、電影、電視劇和動畫,並有繪本主角的人形公仔和眾多圖像授權產品。 作品 繪本2009《幾米畫冊‧創作精選》...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78~740)字子壽,唐朝曲江人。官任拾遺時,曾於玄宗生日,進《千秋金鑑錄》。後為相,以正直著稱。其文學冠一時,詩勁煉質樸,寄託深遠,首創清淡之派;諤諤有大臣節。卒諡文獻。著有《曲江集》。
匡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日食、水災、大旱等自然現象。孔子作此書,開私人修史之先,但並不純為紀載史事,而是將個人褒貶巧妙地寄託於遺詞用字間,以切要的言論呈顯對政治及社會問題的看法。春秋時代,各國分立,攻伐與征戰從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強烈表達他對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統的主張,所以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中便有一段話:「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意思是說:孔子作《春秋》,為的是扭轉亂世,使政治社會回歸於正道,就此來看,沒有比《春秋》更能切合義理的了。後來「撥亂反正」被用來指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託、寄託。同「託」。《說文解字.人部》:「侂,寄也。」清.段玉裁.注:「此與託音義皆同。」《玉篇.人部》:「侂,寄也。《論語》云:『可以侂六尺之孤。』」民國.章太炎《檢論.卷五.述圖》:「古之畫者侂於工師,今之畫者侂於名士。」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1936年2月,當獲悉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的消息後,魯迅與茅盾發出致中共中央賀電:“在你們身上,寄託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同年10月,茅盾和許多文藝工作者發表了《文藝界同人爲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號召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27至1937年,是茅盾創作的成熟和豐收的階段。這期間,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長篇《子夜》。《子夜》是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狀貌的小說。它的出版,顯示了左翼文學的實績,是“五四”以來新文學發展歷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評價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子...
周邦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是寫景詠物之作。如〈悲秋〉、〈春閩〉、〈詠月〉等。也說明瞭宮廷詩人生活的空虛,只能把藝術的技巧,寄託到詠物方面去,而開詠物一派。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遊.感舊) 影響周邦彥以宮廷詞人地位,審音協律,注重工雅,好用典故,成為格律詞派的建立者。到了南宋的姜夔、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張炎、周密諸人,都是繼承周的道路,盡雕琢刻畫的能事,向形式方面追求,造成格律詞派大盛的局面。
白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東西是思想,在意象的經營上比較繁複,需要有好的形式來串連作品的中心思想。  詩可以自娛娛人,也可以寄託心志。不管是何種文體,都沒辦法像寫詩一樣,每完成一首詩都能完成一個自己,因為詩是反覆讀的,在文學上和其它的文類是不一樣的。就完成自我而言,自己的生命能夠在詩句上停留,是一種美。當然音樂和繪畫也可以,但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詩的完成本身就是一個完成自我的過程。  就一個讀者來說,也是一種幫助,讀者好像得到一個藝術品,好的詩可以放在在腦中,音樂必須放出來聽才能感受得到,而畫則必須掛起來方能欣賞,這兩種藝術都佔有一定空間。而詩...
陳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陳陶(約812年—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宣宗大中時,遊學長安,後旅泊贛、皖、閩、蘇、浙諸地,留下大量詩作,或抒寫壯志,或拜謁官吏,或寄贈友人,或遊歷名勝,或寄託鄉情。但作為追逐功名的知識分子,因不得志,鬱鬱不歡,漸漸“消磨世人名利心,淡若岩間一流水”(《贈野老》),甚至心灰意倦,“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巣已倦飛”。南唐時,隱居洪州西山,不知所終。陳陶留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得《陳嵩伯詩集》二卷,編入《全唐詩》。 觀點 晚唐時期,中央王朝在宦官專政、朋黨交爭的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