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9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鬧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忙喧噪。唐.白居易〈雲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韋庶子皇甫郎中〉詩:「紅塵鬧熱白雲冷,好於冷熱中間安置身。」《西遊記》第三九回:「那師徒進得城來,只見街市人物整齊,風光鬧熱。」
桀驁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悍任性,傲慢不恭順。《東周列國志》第六七回:「圍乃共王之庶子,年齒最長,為人桀驁不恭,恥居人下,恃其才器,陰畜不臣之志。」也作「桀驁不遜」。
起死回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起死回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弃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大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北方方言。指伯母。(2)庶子稱嫡母為「大娘」。(3)對年長婦人的尊稱。
民生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靈塗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苻堅的長庶子苻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檄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苻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
側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庶子。《左傳.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
若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釋重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嬉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
藥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人改過向善的話。《舊唐書.卷七八.高季輔傳》:「十七年,授太子右庶子,又上疏切諫時政得失,特賜鍾乳一劑,曰:『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
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稀隱約。唐.白居易〈答蘇庶子〉詩:「蓬山閒氣味,依約似龍樓。」清.厲鶚〈疏影.輕陰冉冉〉詞:「依約勻梳月底,亂雲鋪滿徑。」
廢嫡立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除嫡長子的繼承權,改立其他庶子。《三國演義》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