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召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召見面試。為舊時選拔官吏的方式。《晉書.卷二四.職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義者,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宋史.卷一五六.選舉志二》:「真宗景德二年,撫州晏殊,大名府姜蓋始以童子召試詩賦。」
飄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曹人擁戴的是子臧,子臧不接受而出奔宋國。子臧,即公子欣時,字子臧,春秋曹國人,生卒年不詳。曹宣公庶子。 (5) 仰高履尚:仰幕高德,實行高尚的事。 (6) 延陵:春秋吳邑,季札封地,即今江蘇武進縣治。
文身斷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吳、越一帶野蠻的風俗。《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也作「斷髮文身」。
如釋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釋重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嬉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
斷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戒酒。唐.白居易〈答蘇庶子〉詩:「病來從斷酒,老去可禁愁。」
宗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庶子稱比自己年紀小的嫡子。《禮記.曾子問》:「其辭於賓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國,使某辭。』」
奪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庶子身分奪取嫡長子的繼嗣地位。《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初,帝愛琅邪王裒,將有奪嫡之議,以問導。」也作「奪適」。
廊廟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能擔負國家重責大任者。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韋庶子皇甫郎中〉詩:「上無皋陶伯益廊廟材,的不能匡君輔國活生民。」
戚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戚族人。《墨子.非儒下》:「喪,父母三年,妻、後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入五月。」唐.劉禹錫〈馬嵬行〉:「軍家誅戚族,天子捨妖姬。」
宗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子與庶子。《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使萬國相維,以成盤石之固;宗庶雜居,而定維城之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