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名:(1) (西元221∼263)。三國之一。劉備建立,建都成都,為魏所滅。二主,四十三年。歷史上稱為「蜀漢」。 (2) (西元907∼925)。十國之一。王建建立,建都成都,為後唐所滅。二主,十九年。歷史上稱為「前蜀」。 (3) (西元934∼965)。十國之一。孟知祥建立,建都成都,為宋所滅。二主,三十一年。歷史上稱為「後蜀」。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始生。哉,始也。 (3) 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經多次遷移,最後盤庚遷都於殷。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 (4) 豐:即酆城,周文王都城。 (5) 偃武:偃息武備。 (6) 華山之陽:即華山之南。陽,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7) 桃林之野:華山東郊。桃林,華山之東,位於華陰縣潼關。
四海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帝業宏大富有,天下一統。《漢書.卷一.高帝紀下》:「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唐.楊烱〈少室山少姨廟碑銘.序〉:「建都邑,正方位,劃崇墉,刳濬洫,必憑天地之險,然後四海為家。」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意東方。」 〔注解〕 (1) 述: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時人。王莽時述自立為蜀王,建都成都。遂又稱天子,號成家,盡有益州地,甲兵數十萬,後為吳漢所敗,被刺死。 (2) 鸞旗旄騎:上繡鸞鳥的旗子,持有旄旗的騎士。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旄,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代名:(1) (西元420∼479)南北朝時,南朝宋由劉裕開國,所以稱為「劉宋」,以和趙匡胤所建立的趙宋有所區別。 (2) (西元960∼1279)自趙匡胤建都汴京至為蒙元所滅止,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自太祖傳至徽、欽二宗為金人所執,史稱「北宋」。高宗南渡建都臨安,保南方之地,史稱為「南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名:(1)唐堯。傳說中帝堯的時代。 (2) 唐朝。(西元618∼906)李淵所建,國勢強盛,建都長安,後為朱溫所滅。歷二十帝,共二百八十九年。聲威遠播,對鄰近諸國,如日本等,有深遠的影響。 (3) 後唐。(西元923∼936)沙陀人李存勗滅後梁所建,都洛陽,為五代之一。為後晉石敬瑭(ㄊㄤˊ)所滅。 (4) 南唐。(西元937∼975)徐知誥所建,都金陵,國號唐,史稱南唐,為五代時十國之一。至後主李煜時為宋所滅。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自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我媽的,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名。(西元581∼618)楊堅篡北周,國號隋,建都大興。為唐所滅,三帝,三十七年。隋歷時雖短,但融合南北文化,對中國的統一,具有重大的意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的一個帝王。姓姚,名重華。性至孝。曾為堯攝政三十年,後受堯禪位為天子。建都於蒲阪,即現在的山西永濟縣。死後傳位於禹。
衣錦榮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衣錦還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衣錦還鄉」的「衣」作動詞,穿著的意思。「衣錦」指身著華美的衣服。錦繡華貴的衣服則是顯貴者的服飾,如《詩經.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錦衣狐裘,十分有威儀的樣子。後來在《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中,韓生勸項羽建都關中,項羽拒絕了,並回答:「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