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鑣分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中郎。 〔注解〕 (1)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2) 豐沛:沛縣豐邑,位於今江蘇省西北,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後人因此稱帝王的故鄉為「豐沛」。 (3) 揚鑣:揚起馬銜,比喻驅馬前進。鑣,馬口中所含的鐵環。鑣,音ㄅ|ㄠ。〔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河間公齊》
北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欽宗靖康二年,稱為「北宋」。建都汴京,歷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分別與遼、西夏、吐番、大理等國為界,後為金所滅。國勢積弱不振,但文學、藝術成就極高。
瓦解土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吳:國名。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3)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齊:國名。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5) 趙:國名。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為秦...
靖難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運河,使北京和江南連成一氣,因為自唐代至宋至明,江南在經濟上已壓倒華北,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明太祖建都南京,想要讓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合而為一。成祖遷都北京,又使政治和經濟分離,因此必須藉大運河使政治和經濟緊密相連。成祖佔領南京時,聽從道衍(姚廣希)之議,欲用建文帝的大臣,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稱的方孝孺(宋濂的學生),要他寫即位詔書,方孝孺卻寫了「燕賊篡位」幾個大字。成祖大怒,誅連十族,受害者達三千多人,世稱「永樂瓜蔓抄」,其恐怖由此可知。而成祖除了殺方孝孺等氣節之士,也開啟了宦官干政之局。太祖曾用宦官為皇帝耳目,但對宦官的...
中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河南省及其附近區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北齊書.卷二一.高乾傳》:「于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九流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十。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時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不仁,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漢: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自漢高祖劉邦滅秦起,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餘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3) 劉向: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
疾足先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通之罪。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爭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矯枉過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15)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
腹心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4) 豢:音ㄏㄨㄢˋ,以利益引誘、收買他人。 (5) 越:春秋時越國。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6) 欲:期望、希求。 (7) 石田:不能耕種的田。比喻毫無用處的物品。 (8) 為沼:變成池沼,表示亡國。 (9) 泯:音ㄇ|ㄣˇ,消滅、滅亡。 ◎2《左傳.哀公六年》是歲也,有雲如眾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1>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有罪受罰,又焉移之?」遂弗禜。 〔注解〕 (1) 禜:音ㄩㄥˋ,古代一種祭拜日月、星辰、...
建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三國時孫權建都於秣陵,改稱建業。故城在今江蘇省江寧縣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