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196.9646 ms
共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刀兩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斷絕關係。《朱子語類.卷四四.論語.憲問篇》:「觀此,可見『克己』者是從根源上一刀兩斷,便斬絕了,更不復萌。」《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那窮鬼自知無力,必然情願退親。我就要了他休書,卻不一刀兩斷?」也作「一刀兩段」。
|
甑塵釜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願。」
|
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邊、旁、方面。多用於舊小說、戲曲。如:「這廂有禮」、「一廂情願」。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二齣:「怕不是我身廂有什麼纏魂不定?」
|
指腹為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婚俗。雙方家長為尚在腹中的兒女預訂婚約。《鏡花緣》第五六回:「彼時九王爺因娘娘又懷身孕,曾與駱老爺指腹為婚,倘生郡主,情願與駱公子再續前姻。」《紅樓夢》第六四回:「因與尤老娘前夫相好,所以將張華與尤二姐指腹為婚。」也作「指腹成親」、「指腹為親」。
|
感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激恩惠。《三國演義》第三九回:「飛得免誅戮,感恩無地,豈肯走乎!」《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情願回去交代帳房,禁止彈唱,驅逐流娼,只求免其遷移,感恩非淺。」
|
寧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願、寧可。形容在不很滿意的情況下,衡量利害而作的選擇。如:「我寧願待在家裡,也不要在雨天出門逛街。」
|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情願做太平歲月的狗,也不要在亂世裡做個四處流浪的人。感傷亂世裡人命的輕賤與無奈。《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擔渴擔飢擔勞苦,此行誰是家鄉?叫天叫地叫祖宗,惟願不逢韃虜。正是: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
如意算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廂情願的做對自己有利的打算。《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好便宜,你倒會打如意算盤。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事,我卻不同你干休。」
|
義務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就是說,你要怎麼做,完全看你是否願意讓別人處在你同樣的情況時也照樣去做,而你內心並沒有一絲矛盾或不情願。基本上,康德認為,道德上的善要以善的動機或為善的意志作為必要的條件,一個人做好事只能出自於純正的、為盡自己本分或義務的動機;不能為了其他附帶的目的,譬如為了博得別人的好感或讚譽,或為了贏得某種好的名聲,或社會的表揚,才去做好事。康德義務論的倫理學強調道德義務的絕對性,以及個人的理性抉擇能力,它同時也強調個人自律的價值。康德將道德或倫理學體系區分為:自律(autonomy)和他律(heteronomy)兩種。真正具有道...
|
寧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寧肯、寧願、情願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