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兵戈、打仗、干戈、交戰
鳴金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鑼打鼓。古時打仗用來指揮士兵前進後退的信號,藉以助勢或示威。如:「他傳令軍士們鳴金擊鼓,準備一舉攻下敵人的城池。」
出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去打仗。《詩經.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自從青楓城出征之後,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項,方纔賠償清了。」
寓兵於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農合一的政策。人民平時在家耕種,戰時則當兵打仗
一股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到齊軍第三次擂鼓,曹劌才同意魯莊公揮師進攻,結果大敗齊軍。戰後,魯莊公問其中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擂鼓,士兵充滿了勇氣,第二次擂鼓,勇氣就減少了,第三次擂鼓,勇氣已枯竭了。這時對方勇氣枯竭而我方充滿了勇氣,所以能夠戰勝他們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一氣呵成 相反詞再衰三竭 5.例句全班同學一鼓作氣把教室走廊都打掃乾淨了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打仗的騎士3 祈禱的教會人士4 工作的農民5 關鍵字6 出處 定義在中世紀初期,國家的權威─及國王或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個人的聯繫關係及代表整個社會連結的狀況。每個人可以發表忠誠誓言和贈送禮物的方式,與其他較強或較弱的人結盟。此即所謂的封建制。封建社會分為三階層:騎士、教會人士和農民。 打仗的騎士在中世紀因為戰爭持續,騎士成為一種專業工作。騎士的主要成員是貴族,屬於上流社會階級,並且採行世襲制。從西元12世紀起的貴族,需要經過授以稱號...
軒昂氣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末年,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作亂,當時任中郎將的董卓討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張溫和孫堅前去平亂。董卓不但打仗沒有盡力,又對張溫的召見傲慢無禮;孫堅看不過去,便對張溫數責董卓三項罪狀:對上不敬、沒有盡忠職守,又「軒昂自高」、態度傲慢,因此建議以軍法處斬。「軒」、「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無禮的態度;後也用來形容人氣度不凡。「氣宇軒昂」合用後,多用來形容神采飛揚,氣度不凡。
籌策運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這點我不如張良;論鎮國安民,保障物資的流通,這點我不如蕭何;如果說到帶兵打仗,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中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於對立的各方之間,不傾向任何一方。《國語.晉語二》:「吾秉君以殺太子,吾不忍;通復故交,吾不敢,中立其免乎?」《文明小史》第三五回:「現在俄日打仗的事,我們守定中立,那裡容得插手?」
嘗膽臥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惕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